在那群山中川流不息——追记平武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马川

四川法制报 2020-12-02 01:13 大字

1、马川的办公室里,依然保持着她生前的模样

2、马川(右二)和帮扶贫困户在一起,了解他们的近况和生活需要

3、马川上山看望贫困户从不空手而去,米面油或者是衣服鞋子,贫困户需要什么,她就带着什么上山

4、书柜的醒目处摆放着一张照片,照片中的马川意气风发

5、在这张快要褪色的结婚照里,杨卫东、马川夫妇风华依旧(绵阳市检察院、平武县检察院供图)本报全媒体记者蒋京洲见习记者刘文慧

2020年11月4日,15时30分,平武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马川回到办公室。

当天上午,她刚刚参加完院里的“服务‘六稳’‘六保’护航民营企业发展”检察开放日活动,又马不停蹄赶到平武县古城镇桑坪村茶园子组看望贫困户,对一户贫困户申请的民事审判监督案进行现场回复。

“我头疼的厉害,你扶一下我。”15时45分,平武县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部主任唐浩敲开马川办公室的门,却见到她一手扶墙一手抱头,神色痛苦。

短短10分钟后,马川被同事们在慌乱中抬上救护车。5分钟,2.4公里,救护车穿过平武县城的街巷,沿着涪江边狂奔。

到达医院后,马川被紧急推进CT室。此时的马川已经完全没有了意识,仅剩微弱呼吸,连检查时翻身、侧头这样简单的动作都需要其他人帮助完成。

16时,马川的亲人、同事——越来越多人聚集到医院,狭长的走廊变得拥挤不堪。

“情况很不好,出血太快了。脑部全是血,你们要做好思想准备。”医生拿着CT片,向亲属解释当前的状况。这话让刚刚赶来的马川丈夫杨卫东当场崩溃。

唐浩盯着看不懂的黑白胶片,一阵发懵。医生的话,他一个字都没能听进去。30分钟前,他正打算找马川签发一份检察建议,可现在,她却已经生命垂危。

人们焦急地等待着。医护人员进进出出,传出的消息却越来越糟。17时26分,医生走出ICU病房,正式宣告马川经抢救无效死亡。一时间,低啜声、呼喊声、哀叹声,淹没在了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中。

马川躺在白色的病床上,外面走廊里的嘈杂传不进分毫,只有各类医疗设备发出轻微的滴滴声。窗外,夕阳从遍布云翳的天空中探出,将金色的阳光铺满小小的病房,把这个小县城轻轻地拥入怀中。

52年前,一个小女孩的人生从这里启程。她穷其一生的追逐,会带给她自己许多的困苦和磨难,也将为他人带去许多的幸福和欢乐。彼时的她对这一切毫不知情,只是带着生命中本能的力量,欢快地在涪江江畔奔跑着。

追逐 理想

初冬时节,平武县早早地降下了初雪。站在这个被群山环绕的小县城里远望,只见斑斓的山林收敛了色彩,裹上了一层薄薄的银纱。

1968年3月,马川出生在县城里的一个普通职工家庭。马家有3个孩子,马川排名老二。

马川的父母是县里集体商业公司的职工,工作忙碌,家里最大的孩子常常就充当着“家长”的角色,要承担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

可在马家大姐马赛看来,马川才是这个家的“老大”。回忆起童年,她总是记起一幕:几个孩子一起出去给家里买东西,马川总是挑最重的拿上,而把轻一点、好拿的东西留给姐姐和弟弟。

马赛从小身体不好,弟弟又尚且年幼,马川自小就懂得为这个家承担更多。家里有什么重体力活,她也总是抢着干。大家都评价马川“从小就很有想法、有主见,是一个有追求的人。”

长大后,马川的追求和主见让她放弃了像别的职工家庭孩子一样“子承父业”的人生路线。原本能在县城过上平凡安逸生活的她,选择孤身一人去成都求学。

1989年,马川进入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大专学习法律专业。1992年3月,完成学业的她回到家乡,成为平武县阔达乡政府的一名干部。一年之后,马川正式进入平武县人民检察院成为一名书记员。

对于这样的人生选择,马川曾向丈夫杨卫东吐露过心声:“在乡镇工作过,我们都知道老百姓的不容易,办个事情难,打个官司更难……”她的言下之意,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以及对公平正义的坚守,让老百姓过得“容易一点”。“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怀着对家乡土地和人民的深情,马川开始了长达27年的从检生涯。而这句话,也成为了贯穿她一生的信条。

守望 正义

平武县三面环水,一面靠山,仿佛是一个天然的舞台。江水群山、星汉日月是它忠实的观者。1993年,马川带着一腔抱负进入平武县人民检察院,走上了她人生的新舞台。

平武县人民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梁剑平1987年进入检察院工作。看着这个比自己晚来6年的后辈一步步成长,梁剑平不禁心生敬意:“那时我们都是书记员,马川干工作就是比别人认真、细致,还特别肯钻研,进步得非常快。”“认真”二字,是梁剑平这批老一辈检察干警对马川的一致评价。而对于年轻一辈检察干警来说,马川认真敬业、踏实肯钻的工作作风依然如初,同样是值得他们学习的榜样。“公益诉讼工作开展以后,我们办案人员遇到了现场勘查制图绘图的难题,马检专门从森林公安部门请来专家培训。讲课的时候,她就跟着我们一起听,一起学。”平武县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肖华说。“马检办案子很认真。她在审查案件时,不光看审查报告,全案的证据都要看。”平武县人民检察院干警陈蓉莉记得,绵阳市第一例当庭宣判的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线索,就是这样被马川“看”出来的。

那是2017年,马川牵头办理平武县某局怠于履行职责的行政公益诉讼案时发现,平武县某房地产项目有600万元人防异地建设费用未缴纳,随即启动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在大量的协调沟通、调查取证之下,这起案件的办理工作圆满完成,为国家挽回损失600万元。更让陈蓉莉印象深刻的是马川在庭上所作的最后陈述:“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不是目的,也不是找行政机关的麻烦,而是为了促进依法行政,共同维护好社会公共利益。”话语虽短,却铿锵有力。陈蓉莉至今仍清晰记得当时的感受:一股力量冲击心扉,血似沸腾。

成功办理“第一案”的成绩,并没有让马川停下脚步。公益诉讼线索发现难、取证难,怎么办?马川总结了自己参与和指导办理的公益诉讼案件经验,牵头组织形成了《平武县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公益诉讼工作内部协作配合的实施意见(试行)》,形成全院“一盘棋”的公益诉讼工作格局。

以此为支撑,平武县人民检察院对盗伐林木、非法采砂、非法买卖野生动物等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的行为提起多起公益诉讼,有力地维护了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行走 山间

11月20日,寒流来袭。平武县平通镇拱桥村村民王继云走上山去,给自己养的蜜蜂们加上一层过冬的“被子”。

父亲王秀元坐在房前的梯槛上,望着隐没在林间的小路出神。往年这个时候,马川总会带着过冬的衣服鞋子,打包成大包小包放在背篓里背着,从小路的尽头出现。而今年,王秀元到底是没等到马川再来。“王继元家的蜂蜜质量好,就是自己不会卖,找不到销路,偶尔卖出去也被商贩把价格压得很低。”唐浩记得,是马川手把手教王继云包装、出售蜂蜜,也是马川一个个电话找来买家,让王继元家的蜂蜜销路越来越好。如今,王继云一家依靠养蜂售蜜,每年可以收入数万元。

2016年,平武县人民检察院挂包帮扶拱桥村。这里虽然不是挂牌贫困村,却有好几户常年多病、无劳动力的贫困户。马川作为帮扶干部,成了贫困户家里的常客。遇到家里没有劳动力的,马川就帮着“打院坝”、剥玉米、搬东西,就像这家人的女儿一样。贫困户家中结实耐用的衣柜和碗柜、大包小包的常用药品、簇新整洁的衣物被褥……每一样都是饱含着马川心意的馈赠。

81岁的罗维群至今记得第一次见到马川时的情景。马川来她家里了解完情况后,向她要了点水把药服下,准备继续上山。罗维群见状,连忙留马川吃了饭再走。马川却说不用了,山上还有好几户要走,怕耽误。见拗不过她,罗维群只能作罢,从屋里拿出两根竹杖交给马川:“上面的路不好,拄个‘棒棒’好走些。”

走过一次,便知道了这山路的厉害。从此,马川每次路过罗维群家,总要打个招呼:“罗婆婆,我又来了借‘棒棒’了”。如今,马川虽不再来,但她用过的那些竹杖都被罗维群好好地收在屋里。罗维群难免睹物思人,“看嘛,这些都磨得光光的了……”

拱桥村坐落于离平武县城40多公里的群山中。扶贫这些年,马川走过了这山间的每一片丘壑,每一道泥泞。马川去世后,家人为她收拾遗物时找出4双鞋——两双是扶贫穿的球鞋,两双是上班穿的皮鞋。“她真的是一心一意在扶贫。”杨卫东说,你对老百姓的好,老百姓都记在心里,念着你的好。他记得,一次,马川在扶贫路上受了伤,老百姓关心的电话从白天响到了晚上。第二天,还有人专门下山给马川送来鸡蛋、猕猴桃和野板栗……

冬日里,平武厚朴树的叶子纷纷落下,在地上铺了厚厚的一层,用脚踩上去,发出噗嗤噗嗤的声音,好像马川还在这山间行走一般,不曾离去。

跫音 未远

52岁的马川记得许多事情。她记得丈夫的病情缓急,记得家人的大小愿望,记得同事的喜怒哀乐,记得贫困户的所想所需,也记得自己的理想和坚持。

然而,她却唯独忘记照顾好自己。“我生病以后,我就成了她的重心。早上起来,她给我煮好早饭才去上班。她还给我买了两只狗,让我每天必须遛满一小时才准回家。我知道,那是她担心我身体不好活动少了,才想到这个办法。”回忆同马川20多年的婚姻生活,杨卫东时常觉得自己是被照顾、被开导的那一方。

在单位,马川同样也是善于照顾他人的“马姐姐”。回忆刚到检察院上班的日子,唐浩至今仍觉感念。“那时候工资才800元,吃饭都成问题,更别说租房。马检知道我们新干警住宿困难,就想办法在老检察院宿舍弄了4个单间给我们。后来,马检给了我一罐自己泡的大蒜,说喝稀饭的时候可以就着吃。”“无论工作再忙,她都记得要照顾好家里,照顾好父母。”马赛说,母亲瘫痪在床多年,马川总是尽心照料。父亲说想去西藏,她就先带着父亲到附近海拔最高的山上去适应了一圈,确定没有高原反应,才答应以后休假的时候一家人一起去西藏……言及于此,马赛仿佛被堵住了喉咙一般,只剩哽咽。

2018年“7·11”洪灾发生后,马川担心山上贫困户的情况,执意上山。归来时,不慎滑倒跌落山下,幸好有一丛灌木将她挂住,才得以只受轻伤。同行的唐浩用竹杖伸下,把马川拉了上来。“受伤以后,医生让她好好休息一段时间,可没两天她就坐不住了。”唐浩回忆说,马川把他找去,吩咐的事情却是让他一起去修路。“和山上的贫困户相比,我还算年轻的。这路我走都这么危险,他们要是摔倒了怎么办呢?”马川说。

于是,两人找来镰刀、锄头,又从村上叫来几个壮劳力,劈树挖石、踏泥平土。如今那条能容一人通行的小道,便是如此得来。

家人知道马川受伤的事后,都觉得危险,劝她不要再去。然而,马川没同意:“扶贫是我们县的重点工作,我不去咋个行?”在这一点上,杨卫东理解马川。“有一次看电视,她突然对我说,你看咱们县的书记,刚来的时候40多岁,工作没几年,老得像60岁的老头儿了。”

杨卫东对着电视仔细一看,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马川又说,你看别人外地来的干部都在为平武县的发展尽心尽力,我们本地人怎么能不多作点贡献呢?

这话好像触动了杨卫东心里的一根弦,至今仍觉清晰。

别了,马川!

11月5日,天还未亮,拱桥村村主任张文荣便从床上起身了。彻夜未眠的他,满脑子都是昨天和肖华的对话。“马检走了。”“调到哪个部门去了?”“脑溢血,刚走的。”

当天,张文荣要和村上其他干部一起,去参加马川的遗体告别仪式。路上,几个男人在车里沉默不语。看着窗外,张文荣心里在想,要怎么和马川帮扶的村民们说呢?

马川的老友苏麒一大早也赶到了医院。他突然记起马川以前曾开玩笑说,如果我死了,你们不必送礼,不必追悼,来简单送我一程便好。

如今,马川一语成谶。医院外支起了一个简易的灵堂,来访的人穿过大门,走到尽头。马川便躺在那里。亲人、朋友、同事……安静的告别仪式上,几百人来送别马川。人们绕着马川走上一圈,便算结束了。张文荣走过马川身边,仍觉得难以相信,这个平时坚韧、能干、耐劳的女检察官,此刻竟然盖在了一方小小的白布下。“感谢大家能来,送她最后一程……”杨卫东面对着送别的人群,深深鞠下一躬。他想起,两人曾计划退休后一起出游,到祖国的大江南北走一走,看一看。相识23年,两人互许白头。如今只剩下快要褪色的结婚照里,两人青丝仍然,韶华依旧。“我没有办法,只能安慰爸爸,说她是来我们家报恩的,如今恩情报完了,便就走了吧!”马赛强颜欢笑,在马川走后继续照料家人。然而每每想起马川曾许下“姐姐你再辛苦两年,等我退休之后和你一起好好照顾爸爸”的承诺,她便悲不自胜,在人后默默流泪。

11月6日,平武县人民检察院的保安大姐莫红照常帮马川浇花。养花是马川为数不多的爱好之一,月季、君子兰、飘香藤、文竹……林林总总养了20几盆,都是易活好养的花。“她没有一点领导的架子,看见我也养花,就常和我拉拉家常,聊聊生活。”莫红说,两人就这样成了无所不聊的“花友”。马川走后,莫大姐主动认领了这些花,替马川继续照顾它们。

冬日里的平武县城寒意渐浓。生于斯,长于斯,逝于斯,52岁的马川在这个小城里写下了人生的序言与终章,正如这茫茫群山中的南逝江水,川流不息。

马川去世后,亲人和同事替她收拾了办公室,而今走进其中,仍能感到她生前的气息。书柜里醒目的位置有一张照片——“监察体制改革全院干警合影——2018·1·17”,马川站在人群中,意气风发。

照片背后摆放着一本《追风筝的人》,书页已泛黄,想必应被翻阅多次。书的末页有一段文字,仿佛是为马川而写的人生注脚——“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风筝,无论它意味着什么,让我们勇敢地追”。

新闻推荐

平武山村与自然保护区“联姻”

保护生态环境、助力村民致富平武山村与自然保护区“联姻”□范祥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祖明远11月15日上午,平武县高村乡...

平武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平武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