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社区里 生态经济双赢
□本报记者 罗敏
端午逢雨,来平武县高村乡民主社区旅游的客人热度却不减,他们或兴致勃勃地在老屋下留影,或挽起裤腿光脚丫趟过山涧溪水,或拾野趣寻找记忆中乡村的模样……“整个假期,我们客房都订满了!”6月26日,该社区“花间·伴山”民宿合伙人张晓告诉记者,不少人专程从成都、绵阳赶来“打卡”。
吸引八方客,民主社区魅力何来?据了解,民主社区是由原民主村和老河沟自然保护区合并组建的农村社区(平武首个农村社区),位于磨刀河上游,北靠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资源优越。近年来,高村乡党委政府坚持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两不误,沉睡的生态资源、农耕文明资源随之唤醒,基层群众自治和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初步形成了一套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新模式,民主社区也因此荣获2019年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示范村称号。
生态为本美了乡村富了村民
微雨后,顺着陡峭山路上行,一处小青瓦、穿木结构的民居便是“花间·伴山”。这里原是唐有林等几户村民闲置的废弃民房,2016年引入企业以租赁方式,将这些废弃的居民房改造成了典型的川西特色花园民宿。
“我们不破坏房屋原状,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提升打造,修旧如旧。木门、木窗、石砌围院,这些经过岁月风蚀的一砖一瓦、老物件才是吸引客人的关键因素。”张晓向记者介绍。正是看好民主社区乡村民宿业发展,其“姊妹篇”——“花间·染”民宿也于今年5月正式营业。
目前,民主社区共引进7家企业投资乡村民宿,并带动越来越多村民办起农家乐,近十户村民“跃跃欲试”,将自家闲置房屋翻新、装修打算搞民宿。
游人纷纷到来,主要归功于村庄“硬件”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
近年来,民主社区大力开展优美环境建设,实行“农户门前三包”“公共区域包片”“党员护绿岗”等行动,动员党员群众主动美化庭院,社区人居环境全面提升。
在风貌塑造上,民主社区突出孝廉文化,精心打造独特的社区建筑风格,实施新农村综合改造。其中,完成风貌改造192户、庭院美化48户、道路美化亮化2.3公里,太阳能路灯、垃圾处理池、生活排污处理设施等一应俱全,房前屋后片片葱茏,道路干净平整。与此同时,生态造血功能也愈发显现,全年接待游客近万人,销售土特产品突破20万元。
农业为基撂荒地变美丽观光带
“民主村有耕地 1776亩,以前一半都是撂荒地。”村党支部书记王先勇说,转变始于2012年老河沟流域开发,引入了社会组织——四川西部自然保护基金会,社区积极推进保护地生态农产品开发,转变群众生产生活观念,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为满足市场对绿色生态农产品的旺盛需求,民主社区加快发展生态信息农业,实行定制农业形式,按需生产,产品绿色安全、可溯源,售后有保障。
“我们这里自然环境、气候、生态方面优势明显,但平坝少、山地多,难以实现规模机械化作业,因此我们更需因地制宜,实现错位发展。”乡党委副书记段顺智说,民主社区回归传统生态农业种植养殖方式,不一味追求高产量,而是以高品质、生态种养取胜,探索农业增收新途径。
为有效对接市场,民主社区组建了民福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72户,利用现代信息平台构建销售体系,形成了以蜂蜜、生猪、天麻为主体的14类生态农业产品。2019年,该合作社定制户生态产品销售额达200万元,农户农产品年收入增长25%以上。
曾经的撂荒地,如今形成了春赏油菜花海、夏观五彩稻田,四季分明的农业观光带,以及高山道地中药材育种、半山有机水果采摘,立体布局的多元产业形态。民主社区经济建设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社区2019年人均纯收入为12234元,同比增长10%。同时,社区以“村规民约、道德评议、乡风监督”三大体系建设为抓手,扎实抓好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建设工作,全力建设“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走出了村民富与生态美有机统一的发展之路。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任露潇)6月12日,“中国科技城·绵州讲坛”进基层活动走进平武县,上海大学特聘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
平武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平武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