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采春茶
■赵建国
大山深处的平武县豆叩镇,原有十个乡,清漪江和它几条支流在这一区域蜿蜒流淌,最后汇入涪江。因远离涪江,人们习惯把这一区域称为“小河”。“小河”群山环抱,溪水长流,晨雾暮雨,历来是优质绿茶的主产区。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每到谷雨之前,为了解决农忙季节既要播种又要及时采摘春茶的矛盾,每年县政府都要组建“茶叶指挥部”,由县长或一名副县长挂帅,统一调配运输车辆,动员全县初中、小学高年级学生奔赴茶山突击采摘春茶,时间15至20天。
1965年我12岁,正在平武城关小学读五年级。这年四月上旬一天下午,学校组织五、六年级的师生在操场召开采茶动员大会。校长在会上说:“农村一年中最忙的时候来了,为了发展山区经济,向雷锋叔叔学习,以实际行动支援社会主义建设,县委和县政府号召我们奔赴茶山抢采春茶……”动员结束,我们立即开始准备背篼、铺盖和其它一些生活用品。
第二天清晨,迎着初升的太阳,我们县城的师生乘坐十多辆解放牌大卡车浩浩荡荡奔向采茶区。来到豆叩镇,已是下午两三点钟。下车集合时,班主任陈老师对我们说:“我们班采茶的地点在砚石大队第三生产队。”吃了饭,我们背着铺盖卷开始爬山。当我们汗流满面爬上高山一看,一条绿色的大山沟出现在眼前,远处传来阵阵山歌,在明媚的阳光下,两岸山坡上全是绿油油的茶园,春茶长势喜人。太阳快下山时,我们终于来到砚石大队第三生产队一家住户的院子里。
第二天早上,我们全班师生进入茶园,眼前一排排一窝窝茶树上全是带着露水的茂密嫩芽!我们个个跃跃欲试,恨不得马上动手采茶。生产队长首先对我们进行了一番热情洋溢的讲话,并提出了采茶时应注意的事项,接着几个年轻的女社员就怎样采茶进行讲解并做了示范。随后,我们就开始采茶。起初,我们动作慢,采摘不得要领,一些同学贪玩,一天下来,只能采三四斤鲜茶。后来,经过老师的批评和引导,绝大多数同学端正了劳动态度并逐渐掌握了要领,一般每天都能采摘七八斤茶。有几个女生手特别快,一天能采十多斤呢。
我们在茶山住的是四面通风铺着麦草的大铺(大铺晒粮食的竹席下面就是猪圈),一天三顿吃的是用玉米面做成的“抄抄饭”“搅团”或“洋芋拌汤”。茶园雾气和露水很大,进茶园时间不长,衣服的袖子和裤子就打湿了,有的同学手指还磨出了血泡。但想到我们也在为社会主义建设出力,就感到心情愉快。
在采茶的日子里,是农村最忙的一段时间。社员们为了不误农时,不仅白天要忙着种玉米,晚上还要把我们采回的鲜茶及时进行杀青、揉捻等加工处理。离我们住房不远的一间大屋里,整夜灯火通明,有不少人忙活着。
通过二十多天的紧张劳动,我们终于完成采摘春茶的任务。生产队根据我们每人采茶的数量,按5分钱1斤计算报酬。扣除伙食费,我共领到两元三角工钱。离开茶山头天下午,生产队的贫下中农用老腊肉、香椿炒鸡蛋等为我们饯行。队长还领着我们参观了绿茶的制作过程。最后,他们用烧开的山泉沏茶,让我们品尝亲手采摘的新茶。
新闻推荐
本报讯(余洲记者任露潇)“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连日来,平武县各帮扶单位按照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精心谋划帮扶工作计划,安...
平武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武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