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下“苦”药材过上“甜”日子 水晶镇青龙村大力发展高山药材

绵阳日报 2020-03-12 06:57 大字

深山种药的包悦平

包悦平种植的药材

□黎松本报记者任露潇文/图

3月的平武县水晶镇青龙村依然寒气逼人,5日,记者乘坐汽车沿着蜿蜒的公路驶向群山深处。云雾中,锄头撞击地面的声音渐渐清晰,一个身影在半坡上忙碌着,他叫包悦平,是深山里的种药人。

这处药材种植基地,距离包悦平家约5公里。深山种药,听着浪漫,但个中艰辛常人难以体会。因为海拔高,气温低,土壤缝隙中的水分被凝结成小冰晶,单纯用挖的方式,难以刨开厚实的泥土,为了提高效率,包悦平的挖法就是将锄头高高举起,然后用力砸向地面,将表面一层冻土砸开,再小心翼翼的清理药材周边的泥土。

“再累再苦,我都不怕。”包悦平说,他相信,只要吃得苦,就一定能够种出好药材。除了这处药地,他在山的另一头还有一块药地,两处加起来总面积约有20亩,除了大黄,还种植了黄贝、厚朴、木香等药材。一直以来,他都是这样维持着一家人的日常生活,一种就是二十多年。

“现在我地里这些马上要破土而出的药材,早就已被药商订购一空了,保守估计也能盈利4万多元哩!放在前些年哪敢想哟。”说起前些年,包悦平有些激动,“那段时间,起早贪黑地种药材,却见不了几个钱。一套衣服穿几年,缝缝补补又几年,大件家具不敢买,柴米油盐全靠省。”

但是没想到,短短几年间,整个青龙村的生活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

青龙村是典型的高山贫困村,平均海拔在1500米左右,地理环境和土壤气候很适合种药材。早年在村集体的探索发展下,全村种植中药材,眼看产业要初见成效了,但青龙村山高路险,只有一条狭窄的泥巴路贯穿山里村民的日常生活通行,车子根本上不去,遇上下雨天,更是寸步难行。要把药材运下山,路,成了大问题。

要致富,先修路。“只有路修好了,山上的药材和村里的其他农产品才运得出来,老百姓的辛苦汗水才能变成实实在在的收入。”水晶镇党委政府、村两委协商一致。

赶上中央的好政策,再加上县级联系领导、各级帮扶部门的倾心帮扶,硬化道路的资金很快下拨,工程也在第一时间启动。一条条硬化的水泥路直通至大山深处的药材基地。

“过去我背下去1000斤药,要花十个工,才能变成钱,现在道路硬化,药材老板的车就直接开到家门口了。”谈及通往基地的水泥路,村民黎茂祥称赞不断。

除了泥巴路变水泥路,该村还结合种植的主要药材特性,从技术手段上提高药材的市场竞争优势。水晶镇党委政府、青龙村两委多次召开药材种植产业发展会,邀请驻村农技员现场传授药材种植技巧,讲解药材种植优势。同时,由政府牵头,完善当地农业基础设施,从基础道路硬化到区域灌溉覆盖,再到土壤无害化处理,青龙村的药材规模化种植条件日渐成熟,更多的村民参与进来,将药材种植作为家庭第一大产业。

“以前我们都出去打工,现在都回来种药、种树、养蜂,把家养了,把钱也挣了,确实很方便。”村民彭仁华说,一些外出打工的村民又回到村里,就近找挣钱的门路了。

如今,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宣传帮助下,该村的药材种植收获了不少名气,除开党委政府主动联系的药商外,每年主动前来收购药材的小贩络绎不绝。截至目前,全村累计种植的药材面积已超过4000亩,特色种药材产值突破800万元。

“把老百姓带好,把产业谋划好,把中药材基地发展好,还要多想想今后如何才能过上小康生活。”青龙村党支部书记王金富介绍,如今,青龙村的贫困帽子虽然摘掉了,但如何把村里的发展搞得更好,推进乡村振兴,他还要多加思考,争取带领全村干部群众早日奔向小康。他相信,这一天,不远了!

新闻推荐

绿色出行新风尚 全市首批共享电单车落户平武

本报讯(贾莹记者任露潇)3月9日,首批840辆松果电单车正式落户平武。据了解,平武县也是绵阳市首个引进该类共享电单车的城市。...

平武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平武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