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社会主义文艺传播到村村寨寨 平武背篼剧团背后的故事
“背篼剧团”在山乡演出(资料图片)
年过六旬的“背篼剧团”队员们喜相聚
日前,中共中央学习强国四川学习平台推送了一篇文章:《绵阳平武:“背篼剧团”背后的故事》。当年火遍全国的平武“背篼剧团”,再次引起众多读者关注。当年,这支队伍是在什么情况下建立的?平武地形复杂,他们又是怎么做到为群众送戏上门的?今日,跟随记者的脚步,我们一起再次寻访当年“背篼剧团”背后的故事。
□胡宇本报记者彭雪
壹
特殊年代﹃背篼剧团﹄应运而生
平武的自然环境,正像俗话说的:“出门就爬坡,隔沟听得见,见面半天多。”过去剧团进山很不容易,人多队伍大,生产队得安排专人搭台子、背东西、搞接待,往往要耽误许多天生产。
为了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毛泽东思想,平武县委从实际出发,建立文艺宣传队伍,成员们怀着全心全意为工农兵服务的一颗红心,脚踏当年红军长征走过的道路,为群众送戏上门。
在这个背景下,一帮“业余”文艺者通过集中学习训练、节目编排后,身背装有道具、乐器和三四十斤重行李的背篼,跋山涉水,不论是数九寒天,还是酷暑盛夏,一年四季上山下乡为群众送戏上门,这些队员被山区群众亲切地赞誉为“背篼剧团”。
“背篼剧团”发挥小分队、小舞台、小节目的特点,将26名队员分成两个分队和一个创作组,分别深入到最边远的村社山寨,一边演出,一边采风搞创作。他们自编自演相声、金钱板、对口快板、四川清音、四川方言、谐剧等曲艺节目,同时也上演样板戏、歌舞、民乐演奏等,针对不同地方、不同群众的口味,演出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
贰
跋山涉水文化送到大山深处
“背篼剧团”每到一地,演出不搭台子,不择条件。夜晚在有电灯的地方可以演出,没有电灯的地方点煤油灯、打火把也可以演出。白天在田间地头、晒坝、院坝里都可以演出。没有道具,将背篼当凳子、桌子照样演。“背篼剧团”在百姓心中建起了“大舞台”。
平武泗耳公社俄洛居寨离县城300多公里,那里居住着多个民族的群众,小分队曾几次到此演出。队员们背着40多斤重的道具、行李,翻越海拔3000多米的雪山,经过40多条栈道,还要露宿过夜才能到达。每次去的途中,都有队员出现流鼻血、头晕呕吐等高原反应,还要背着背篼在大峡谷和冰岩中贴壁前行。许多时候,队员们只能用歌声相互鼓劲。演出的时候,他们不仅为数千人演,也会为一个人演。
一天,小分队到土城公社演出后,得知泗耳公社有一位住在半山腰的养蜂老人,因为没法下山看演出,很惋惜。于是,他们放弃休息,爬上雪山后休息片刻,便为老人演出了一个多钟头的节目。同年8月,剧团巡回了19个县和所辖机关、厂矿、学校等,演出130多场,观众达14万多人次。
叁
高高飘扬全国文艺战线一面旗帜
自1972年3月平武“背篼剧团”成立之日起,8年时间,遵照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坚持上山下乡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背篼剧团”行程48500多公里,走遍了全县39个公社(乡、镇)、258个大队(村)和绵阳地区及各县所辖的厂矿、森工林区,部队单位,演出2580多场,观众达43万多人次。
1973年,有关单位到平武采风,发现了这支了不起的文艺队伍。随后,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媒体以《山区的文艺骑兵》、《四川的乌兰牧旗》等为题,相继报道了深受群众欢迎的“背篼剧团”的先进事迹。
为在全国推广典型,峨眉电影制片厂摄制组来到剧团,跟着队员们实地演出和生活,拍摄了一部大型纪录片,播出大获成功,剧团闻名神州大地,还受到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成为全国文艺战线上的一面旗帜。
肆
剧团撤销﹃背篼精神﹄永存
随着岁月的流逝,当年的小青年已慢慢变得不再年轻了。队员们成家以后,拖家带口,时间和精力显得力不从心了,而后续的年轻队员得不到及时补充,剧团运行变得困难起来。
1980年10月,平武县文艺宣传队正式撤销。剧团队员们都得到了较好安置。除少数几个人回原籍外,大部分人进了县文教局、妇联等部门,另有少部分人分配到学校当教师。
2014年,原“背篼剧团”20多名队员相聚平武县城,共叙当年用背篼背着被褥、道具等翻山越岭,滑铁索,过栈道,把社会主义文艺传播到村村寨寨的情景。年逾六旬的他们,眼里泛起了自豪的泪花……不少乡镇的父老乡亲听说“背篼剧团”回来了,纷纷前来叙旧,不少当年的“粉丝”颤巍巍地请他们签名……
“背篼剧团”是最朴实、最早行动的文艺与老百姓“心连心”的践行者,他们为此付出了宝贵的青春年华,无论时代和世事如何变迁,当年这群青年为平武做出的牺牲与贡献,山区群众会永远铭记于心。
新闻推荐
本报讯(席卫东张文雯记者任露潇)日前,由“一元爱心”公益协会主办、电子科技大学E行社会实践队承办的平武传统文化夏令营活...
平武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平武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