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武:三级河长护出洁美“涪江源”

绵阳日报 2019-07-11 07:12 大字

平武县城全景(李贫摄)

发源于四川岷山主峰雪宝顶东北坡三岔子的平武母亲河涪江源头(李贫摄)

涪江上游湿地(李贫摄)

涪江白马圣湖(李贫摄)

□杜康本报记者任露潇

7月5日上午,距离平武县城10分钟车程的九绵高速平武段LJ17合同标段施工现场,数十根高大的墩柱拔地而起,一台台巨型车辆正满载着施工材料在峡谷间奔驰……施工人员正在将泥浆、弃土弃渣装进专用的墩袋,再码砌到桥墩底部。“避免施工废料进入河道,也能保持水土,保护河道原始状态。”该项目部经理段进峰说。

涪江是长江的二级支流,也是绵阳的“母亲河”。作为涪江源头地区,平武境内涪江支流众多,如何保护涪江水质,关系到下游沿线地区。以往“治水”职责分散在各部门,“九龙治水”令出多门。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涪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日益加强。在2017年6月,平武县启动河湖“一河一策”管理保护方案,县、乡镇、村三级河长共计411名,实现了对涪江流域平武境内干流、支流全覆盖。

“如今,一把手亲自挂帅,避免了过去多头管理的弊端,责任更加明确,形成了河道治理合力。”平武县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两年来的努力,涪江流域平武段从反复治、集中治,到“一河一策”、每条河有人管有人治。在河长制下,平武县走上了治水管水常态化的道路。

“流域内环境好了,生态自然也就更加多样化了。”涪江流域上游区域作为大熊猫主要栖息地之一,根据大熊猫四调显示,平武野生大熊猫数量从三调时的230只增至335只,增量占同期全国增加数量的39%,县域野生大熊猫占全国总数18%,居全国之首。而平武野生大熊猫数量的增加,离不开县内涪江流域生态保护工作的推进。资料显示,平武县大熊猫栖息地面积达到2883平方公里,占全县幅员面积的48%。全县拟纳入大熊猫国家公园试点面积约3323平方公里,占全县幅员面积的55.6%。

除此之外,平武特殊的地理位置孕育出宜人的气候、独特的人文资源和奇特的地形地貌:4760平方公里林地面积,生态覆盖率达74%以上,常见优势树种23科、37属、78种,优势建群树种等32种,草被植物有96科、332属、573种……一组组数据形象的说明了平武涪江流域生态资源的富集。

遍布平武县的涪江支流,也为生态旅游提供了条件。平武县提出“全域旅游”,发展“一村一品”的特色乡村旅游业态。从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硬件”以及打造星级农家乐等“软件”多方面着力,为发展生态旅游奠定基础。

位于九绵高速沿线的河口山庄最近进入旅游旺季,每天都有游客自驾到此避暑休闲。从门前的一条涪江支流开展漂流,每天都有两三名游客乘坐一艘小船,在清凉干净的河水中,享受夏日时光。据老板介绍,当九绵高速开通后,从平武县城到九寨沟只有2个多小时,清澈的江水也将迎来更多过境的游客。

如今,以平武县城所在的龙安镇为中心,南至平通镇牛飞村,北抵白马藏族乡扒昔加古寨,西至虎牙藏族乡高山堡村,东临水观乡大沟村,涵盖平武全县25个乡镇的广袤土地上,一个又一个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正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据统计,去年,平武累计接待游客439.34万人次、增长18.56%,实现旅游总收入40.2亿元、增长20.54%。

平武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平武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