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松茸,这样鼓起村民“钱袋子” 高村乡五三村特色产业发展见闻

绵阳日报 2019-05-30 07:48 大字

村民正在收获成熟的赤松茸

□杨月陈欢本报记者任露潇文/图

近日,平武县高村乡五三村食用菌赤松茸种植基地里一派忙碌的景象,村民们正在忙着采收赤松茸。

“我们这里很多年轻人之前都在外地打工,虽说收入好点,却无法照顾家里老人和孩子。”谈及回乡创业的初衷,高村乡五三村何朝阳感叹道,后来听说村上要搞集体经济,于是,他回到家乡。

2017年,何朝阳和五三村第一书记王敏,驻村干部王龙一起找到渠水村赤松茸种植户,开始“拜师取经”。并回村试种赤松茸。“2018年村上种植了4亩多的赤松茸,建了两个大棚,试种的效果很好,高村乡的气候很适合赤松茸的生长,产品好了,自然销路也不愁。”何朝阳说。

一带十,十传百。村民们看到种植赤松茸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于是更多的村民参与到赤松茸种植项目。为了保证赤松茸的种植品质,该项目的耕种、管理、技术指导、加工销售都由村上统一进行,村民们通过把土地流转给村上,村上按亩支付租金,年底时村民们便能享受利润分红。而在种植和采摘的季节,村民还可以通过在基地里务工增加收入。

“他们参与种植和采摘,每个月有1200至1500元左右的收入。”高村乡五三村村支书王德平告诉记者,目前赤松茸基本在初产期,每天产量大概有500多斤,按照现在4元/斤的批发销售价,能卖2000元左右。在盛产期,每天产量可达1000斤左右,收入也能达到4000元左右。”

记者了解到,食用菌赤松茸又叫大红菇或大球盖菇,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区均有野生分布。近年来开始推广人工栽培,属名贵珍稀食用菌品种。而高村乡的气候条件很适合赤松茸的生长,五三村的赤松茸一年四季都能种采,目前预计年产量能达到约6万斤,总收入能达到20万元左右。

在带动村民发展赤松茸产业的同时,如何降低生产成本?对此,“村两委”和帮扶单位集思广益,在不断学习过程中,将粉碎的秸秆进行发酵用于赤松茸的种植基料,这样不仅可以大量利用村民剩余秸秆,减少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还可带动当地村民发展使用秸秆种植食用菌,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收益。

“向村民回收秸秆,每吨价格300元,以前无人问津的废弃秸秆,现在成为了赤松茸种植的宝贝,而如今,村民们的环保意识也增强了,种植的积极性也提高了。让每一位村民得到实际收益,就是我们引进赤松茸的初衷。”王德平说。

高村乡五三村通过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不仅带动村民增收,也促进了产业振兴、乡村振兴。“下一步,我们也将在产业振兴、产业发展的道路上下功夫,让高村乡的群众更加深刻地领会我们乡村振兴、产业振兴的理念,共享最终的实践成果。”高村乡乡长赵稷说道。

新闻推荐

认认真真履职尽责 踏踏实实为民办事

□本报记者任露潇“人大代表是责任,也是压力,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将时刻铭记‘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宗旨,提高...

平武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平武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