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实干”成为高频词

绵阳日报 2018-12-27 08:06 大字

绵西高速即将正式通车(本报记者蒲滔摄)

四川野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整车生产线(视觉绵阳)

时光的脚步再次来到交替之际。从全力以赴稳定经济增长到谋划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从谋划推进中国科技城加快发展到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个岁末,绵阳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谈成绩、抓机遇、谋发展……昨(26)日,市委七届六次全会分组讨论期间,“信心”“实干”成为高频词。“充满信心”“信心满满”“真抓实干”这样的话常常挂在与会者的嘴边。

信心从何而来?信心源自市委坚强的政治定力。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践行“两个维护”,市委全面对标,推动中央、省委部署要求在绵阳落地落实。

实干从何而起?实干源自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生动实践。立足全局、把握大势、抢抓机遇,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和西部现代化强市呈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生动画卷。

□本报记者郭若雪

谈成绩

可圈可点,更添信心

“可圈可点,成绩催人奋进!”游仙区委书记江彬用这样一个词来形容不平凡的2018年。对于这一年,他总结概括为“五个大”:谋划绵阳发展有大战略,建设经济强市有大手笔,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有大支撑,深化开放合作有大格局,心系民生有大情怀。

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对新时代推进绵阳发展作出战略谋划,谋划推进中国科技城加快发展,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这一年,绵阳科学的发展思路、扎实的推进举措、可感的喜人变化,让工商银行绵阳分行行长李思林印象深刻,“在市委领导下,绵阳人民锐意进取、埋头苦干。”

这是绵阳的2018年,是全市人民共同见证和参与的时空。匆忙的城市脚步背后,是每一个绵阳人向着未来充满激情地进发,也如涓滴入海,汇聚为推动建设中国科技城和西部现代化强市的时代浪花。

成绩让人鼓舞。市质监局局长任晓平表示,这份来之不易的成绩,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干劲。“这也从另一个侧面佐证,市委一系列对事关绵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系统谋划的科学性,增添了我们进一步高质量发展的信心。”

成绩令人振奋。“今年四川推广的21条全创经验,绵阳贡献了7条,军民融合领域经验均由绵阳贡献。”市科管委军民融合办主任朱先凯表示,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将按照《绵阳市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三年行动方案》要求,推进绵阳市军民融合向纵深发展。

抓机遇

虽有压力,更有动力

新机遇,源自绵阳对时代命题的深刻思考。

当前,绵阳经济运行良好,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在市发改委主任兰劲看来,这是市委对绵阳当前经济发展形势科学的判断,也是绵阳发展的机遇所在。“充分释放政策叠加的机遇,加快推进与周边市州的协同一体化发展,争当全省‘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的积极推动者,让绵阳的未来更加可期。”

确保明年基本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是绵阳立下的“军令状”。在平武县委书记李治平的眼中,这是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也是最大的发展机遇。“平武已经通过市级的‘摘帽’初审。明年将是平武发展史上重要的一年,决战脱贫攻坚,必须要啃下剩余的‘硬骨头’。机遇与挑战并存,有压力更有动力。”李治平说。

新格局,源自绵阳对自身坐标的不断校准。“现在的绵州大地就像一个赛场,形成了竞相发展、热气腾腾的局面。”三台县委书记马辉说,“在区域协同发展的机遇面前,各地同台竞技、比学赶超。下一步三台将进一步突出功能定位、发挥比较优势,对标市委2019年重点工作安排,推动高质量发展。”

改革同样带来机遇。市科知局局长刘青川表示,向改革要动力,以改革促发展,已成为绵阳向上跃升进程中的最大共识。我们会对申报成功的国家高新技术的企业,给予一定的鼓励,培育其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政策机遇、平台机遇、开放机遇、协同发展机遇,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等带来的机遇……在与会者看来,绵阳的发展一定要抓住这大有可为的机遇期,顺势而上。

谋发展

把握优势,砥砺前行

新时代、新使命、新要求催生时与势的变化,新阶段、新战略、新任务,倒逼全市的党员干部把学习提能作为抓落实的第一任务,朝着新时代绵阳战略谋划乘风破浪、砥砺前行。

“绵西高速即将正式通车,将成为盐亭到绵阳的便捷线路,为盐亭融入绵阳半小时经济圈开辟全新的大通道。”盐亭县委书记袁明将重点瞄准基础设施建设,“交通一旦全部畅通,对我们瞄准以嫘祖文化为代表的文化旅游产业和重点发展生物医药、机电制造、新型建材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都是重大利好。”

推进“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建设大通道是基础。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寇子胜认为,加快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绵阳市经济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交通支撑。重任在肩,接下来,全市交通系统将按照“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的要求,加快推动九绵、广平、中遂等高速的建设,稳步提升县域间干线道路的互联互通,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

今年1—10月,全市321家军民融合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61.5亿元、同比增长11%,占全市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53.34%,成为绵阳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动能。这一突破也让科创区党工委书记周钰坚定了信心。他说,科创园区要打造西部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示范区,既要抓好军民融合的智库建设,又要抓好军民融合的技术再研发,从而提升军民融合技术的实例和运用,培育新动能、增创新优势。

与会代表纷纷表示,将坚定信心,在市委领导下,齐心协力把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和西部现代化强市的美好蓝图变成现实。

实施县域振兴“五大行动”推动县域发展提速质量提高

□本报记者李春梅

“蓝图已绘就,关键在落实。”

市委七届六次全会传递出“明年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继续实施县域振兴“五大行动”,推动县域发展提速、质量提高、在全省类区县排位提升”的信息,让与会代表十分振奋,积极响应。

“这样的安排既务实当前,又立足长远。”对于市委的工作部署,与会代表纷纷点赞。

三台县委书记马辉表示,我们感觉到非常振奋和自豪,即将过去的2018年,市委带领全市人民勠力同心,撸起袖子加油干,推动全市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市委全会在2019年的重点工作安排,为我们指明了2019年全市工作新目标,描绘了新蓝图,吹响了我们决战全面小康决胜之年的冲锋号。

盐亭县委书记袁明表示,市委七届五次全会召开以来,应该说绵阳科技城建设通过2018年的准备“已经加满了油”。市委七届六次全会对2019年要抓好的大事要事作出了方向性的谋篇布局,在此引领下,盐亭要找准发展定位,结合绵西高速开通的区位条件变化,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在发展县域经济上加速前进。

与会代表认为,做好县域经济发展“大文章”,对统筹区域协同发展、统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基础板块、主力板块,把县域经济盘活了,就能夯实经济发展的基层和基础。

市委全会指出,实施县域振兴,支持各县(市)发展比较优势走特色发展之路,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则旅,切实把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人口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这让平武县委书记李治平看到了机遇:“发展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有利于平武把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平武将立足生态经济县的定位,重点要打好‘生态旅游’这张牌,加快发展乡村旅游,走具有平武特色的发展之路。”

健全完善园区管理体制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

□本报记者李春梅

市委七届六次全会提出,健全完善园区管理体制,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与会代表围绕这一议题展开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一方面传递了信心、鼓足了干劲,另一方面也传递了压力和责任。

“要提前谋划与成都的同城化,抓住机遇,尤其要在搞好政务同城化方面进一步抓好落实,主动承接成都的产业转移。”市发改委主任兰劲表示,县(市)区要建立结对帮扶机制,促进共同发展,可通过建立内部机制,建基金建产业园。

科创区党工委书记周钰表示,科创区要打造西部军民融合科技协同创新的示范园区,一方面要抓好军民融合的智库建设,抓好钱学森创新研究院的建设,把军民融合的实践经验上升到一个理论,从而由理论来指导实践;同时要抓好军民融合的技术再研发,使军民融合这个项目技术与我们科技城的企业进行有效对接,使科研院所的技术项目在企业当中得到运用,从而提升军民融合技术的实例和运用。

仙海区党工委书记代宏表示,将紧紧围绕“建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目标,积极构建旅游度假产业聚集高地。力争在2020年前建成“以仙海湖、乡村田园为主题特色,以水上运动度假、滨湖娱乐度假、乡村田园度假、生态运动度假为核心产品”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仙海区将深入挖掘旅游资源、完善旅游设施、丰富旅游产品,打造旅游度假聚集高地,实现仙海经济社会高速健康发展。

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毛一兵表示,经开区在过去几年处于“强身健体”的发展过程,下一步将积极响应全会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对经开区“打造西部先进制造业示范区”的战略要求,以“扩大开放、转型升级”为主线,抓好城市建设为突破口,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卫生配套等工作,不断推动经开区工业结构调整,构建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体系。

新闻推荐

130座桥梁42座隧道 九绵高速稳步推进

白马隧道正紧张施工九绵高速位于绵阳和阿坝州境内,是银川至昆明高速公路(G85)平凉至绵阳联络线(G8513)的重要路段,也是成都经绵...

平武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平武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