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祯雷和他的“树叶银行”

四川农村日报 2018-10-30 06:26 大字

稿件来源:张立峰

□本报记者 张立峰

平武县锁江羌族乡花桥村是一个靠树叶致富的村落。在这里,农户们每年依靠茶叶产业获得不少的收益。生长在山上的一片片厚朴林,让锁江村民们的腰包鼓了起来。

锁江羌族乡位于平武县南端,距离县城120公里,是平武县少数民族人口最多且最边远的民族乡之一。这里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丰沛,很适合发展中药材;特别是厚朴,全乡90%以上的农户均有栽种,到今年,优质丰产厚朴园发展到了30万余亩。

寻找商机 他从树叶中找到答案

10月12日,记者来到锁江羌族乡,见到了4年前返乡创业的羌山红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祯雷。跟随他的脚步,记者来到了山腰上的花桥村。在这里,成片的厚朴树长满山头,一眼望去,郁郁葱葱,满目青翠。平武县农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锁江是目前平武县最大的厚朴产业基地。2015年,锁江羌族乡就被评为了“中国厚朴之乡”。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了解到厚朴叶暗藏商机。再加上锁江乡厚朴资源相当丰富,皮有人要,树干也有人要,就叶子从来没有人收过。我就辞职回乡创办了这个公司,收购厚朴叶,进行粗加工。”王祯雷告诉记者,2014年,他开始和公司员工一起将自然脱落的厚朴叶收集起来,然后将树叶加工成一定规格的产品,用来做餐饮垫片,销往韩国日本。

“从那个时候开始,村民们栽种的厚朴树不仅能剥皮卖钱,而且厚朴叶子也成了大家的收入项目,村民们十分欣喜。”王祯雷说。

不断努力 他带领乡亲脱贫致富

“目前我们公司能够覆盖30到50位当地的留守妇女和困难群众就近就业,他们既照顾到了家里的老小又在我这里挣到了钱”。王祯雷告诉记者,从2015年到今年,短短三年时间,公司规模不断壮大。记者了解到,羌山红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采取 “定额+计件+奖励”的方式,在雇佣当地留守妇女和贫困家庭人员的同时,还能让他们有更多的自我激励空间。

“每年10月底厚朴叶开始自然掉落,从这个时候开始,花桥村山上山下,到处都是捡厚朴叶子的男女老少。”平武县农业局负责人告诉记者,自从王祯雷办了“树叶公司”,每年这个时候,山上到处都是四处捡叶子的村民。“五角钱一把,一天就能收入个七八十块钱呢。”村民蒋正香说。“出门打工,我们年纪大了不方便出门打工,就在他们这里来找钱。”村民王永秀告诉记者,对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捡树叶就能够卖钱,这真是个既轻松又便捷的项目。

自从开办了“树叶银行”,渐渐富裕起来的王祯雷更加感受到,作为一个农业产业化企业,应当肩负起脱贫攻坚的一份责任。“自己企业壮大了,还要带动群众一起走上脱贫致富路。”王祯雷告诉记者,为此他这几年更加注重对贫困户的帮助。

2017年,王祯雷的企业收购贫困户厚朴叶原材料600万张,占公司收购总量的60%左右,解决贫困户家庭就业20人,占用工人数的80%。王祯雷的社会担当也得到了当地群众好评,当选为平武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而王祯雷的成功更是吸引了大量的创业青年来参与厚朴产业链。

“下一步我们计划引进一种新型的叶类蓼叶,由公司提供树苗,老百姓栽种,然后我们回收,这样来继续扩大公司的规模。”在王祯雷看来,产业致富和脱贫攻坚还没有结束,他会继续努力,争取把树叶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好。

新闻推荐

敬老护老,一天都不能少

■庞岚据媒体报道,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1亿,庞大的群体面临着养老床位供给、看病就医等多重问题。不过...

平武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平武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