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很给力 山村甩掉“穷帽子”
□本报记者裴玉松
房屋改造前四处漏风;改造后,墙壁崭新严实,屋内宽敞明亮、干净整洁。为让贫困户陈正忠住上好房子,槐窝村第一书记刘超与村党员干部反复做工作、想办法、出气力,前前后后“折腾”大半年,老陈圆了“安居梦”。
2016年5月,刘超从市委宣传部下派至平武县锁江羌族乡槐窝村担任第一书记。两年多以来,道路硬化了、产业有起色了、乡风慢慢转变了、发展的劲头更足了。在他的倾力帮扶下,槐窝村45户贫困户136人已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7.3%降至0。
基础设施大提升
槐窝村是典型的高山贫困村,林地多耕地少,但境内有丰富的厚朴、大窝茶等资源。因交通受限,“沉睡的资源”一直难以变现。在走访中,村民们向刘超表达了修路的迫切愿望。为此,刘超多次将村上实情向“娘家”汇报并争取项目支持。通过多方努力,目前,全村通社路已达到17公里,实现全面硬化,新开挖产业路10公里,新建小型桥梁1座、产业钢架桥2座。村内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切实解决了村民运输难问题,打通了制约群众增收致富的瓶颈。
同时,在市委宣传部、市卫计委以及县乡各级力量的支持下,总投资近100万元集党务村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村级公共服务设施建成,有效解决了槐窝村无办公场所的问题。在驻村工作队搭档谢银斌看来,村上每一个项目从申请到最后的建成,刘超将各环节都盯得很紧,确保项目按时保质完成。
争取铜芯线300圈,支持全村近100户群众开展老旧线路改造;推动“四改两建”“五改三建”,帮助全村群众改善住房条件、提升人居环境;建立槐窝村“助学圆梦”奖学金,资助奖励品学兼优的困难学生……一件件实事、好事赢得了村民的一致夸赞。“最好的!我给刘书记这个评价!”贫困户杜志云竖起了大拇指。
产业发展助致富
村上发展条件好了,贫困户靠什么增收?“必须有可持续增收的产业!”刘超一语中的。依据槐窝村实际情况,刘超与帮扶部门、村两委为全村谋划了长短结合的产业。在做活做好槐窝村既有的厚朴、茶叶以及毛叶山桐子等长效产业外,还为贫困户规划了魔芋、乌药以及土鸡养殖等见效快的种养业。“养猪有技术指导,销路也不愁!”贫困户宋代礼笑着告诉记者,刘书记反复给他加油鼓劲,坚定了他的发展信心。
今年,为探索新的产业发展路子,刘超又与当地党委政府合计在迎接组试种14亩见效快的丹参产业。目前,丹参还在试种阶段,一旦试种成功将在全村推广。
产业发展起来了,刘超又将目光放在了销售渠道的开拓上。除了帮扶单位开展的“认购包销”活动,刘超与乡党委政府、村两委积极探索农副产品“产—供—销”链条、农村电商网络建设等,平武县农业局为槐窝村配套了农业扶贫产业农产品展销点项目,支持村上建设农特产品展销馆,进而不断拓宽农户增收渠道、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乡村文明润人心
在槐窝村每户村民的墙上,都有一个乡风文明的牌子,上面将村民议定的村规民约固定了下来,每个月进行集中评议。“扶贫要将志与智结合起来抓,才能激发村民脱贫奔康的内生动力。”刘超说。在刘超等人的大力推动下,槐窝村还建立了“道德信用社”,创新村级治理模式,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到村级事务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该模式采取积分制管理,将该村群众优秀的道德行为兑换成积分,并最终评定出槐窝村好榜样。
“红白喜事节俭办,现在已经成为全村共识!”村主任杜晓斌以此为例告诉记者村上风气的改变。今年7月,某村民因桌上超过16盘,刘超以及村两委分片的负责人带头进行了自罚,起到了很好的警戒效果。同时,随着村民自发性、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全村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观。
在村民眼里,刘超吃住在村上,为村子的发展可谓殚精竭虑。锁江羌族乡残联干事王雪梅告诉记者,她时常看到刘超屋子里的灯亮至次日凌晨一两点。当下,槐窝村正在全力迎接市上的脱贫攻坚验收,刘超又与帮扶干部们对全村贫困户人居环境等开展对标补短。“把当前的每一天当作在槐窝村的最后一天,跟‘战友们’一起,共同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刘超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裴玉松)10月10日,平武县2018年双创活动周启动仪式暨主题日在豆叩镇举行。本次双创活动以“开启创新思维,实现创业...
平武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平武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