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更显党旗红 平武党员干部积极投身“7·11”特大暴雨抗洪抢险一线纪实
▲转移群众
?通讯抢险
?抢通道路
□本报记者裴玉松文/图
全县25个乡镇248个村全部受灾、受灾人口达112171人、应急避险转移8209人、灾害损失21.13亿元……7月中旬以来,一场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席卷平武全境,一时间水位飙涨、山体塌方、泥石流频发、山洪奔流。平武全境危急!道路交通瘫痪、电力通讯中断、群众房屋产业受损……坝子、南坝、豆叩、锁江以及平南等重灾乡镇沦为“孤岛”,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以背曰负,以肩曰担。”肩上负重前行的画面,构成了中国文化里“担当”二字的意象。在洪灾面前,平武始终坚持领导干部靠前指挥、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担当二字。在这场“非常大考”前,记者目击了平武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奋勇向前的动人画卷,千万党员干部奔赴抗洪抢险一线、无数受灾群众不等不靠重建家园。他们用钢铁般的意志筑起坚强防线,守卫家园!
闻令而动,向险而行——
“有我们在,群众就看得到希望!”
11日,暴雨已经倾泻了一天一夜。涪江上游水位全线暴涨,裹挟着巨量泥沙的洪水向下游奔涌而去。平武县气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平武本轮暴雨范围之广、强度之大,可以用“恐怖”来形容。“本次最大降雨量响岩镇双凤村319.5毫米,暴雨50毫米-100毫米站点就达33个!”受暴雨影响,古城、坝子、南坝、响岩以及平通镇等乡镇受灾严重,通讯、电力一度中断,与外界“失联”。
汛情就是命令。灾情发生后,平武立即召开暴雨洪涝灾害抢险救灾工作安排部署会,要求各县级领导立即分片区奔赴乡镇灾情一线驻守,负责抢险救灾指挥工作,各相关单位也必须派专人到乡镇组织抢险救灾。而在灾情来临之前,各乡镇党委政府就已经行动起来,全力组织党员干部做好抗洪抢险准备。暴雨来临之前,南坝镇就得到预警,该镇石坎片区或将出现灾情,3000余名群众生命受到威胁,这让南坝镇镇长刘军心急如焚。9日暴雨一直未停,晚上12时许,刘军带领两名工作人员直奔石坎。“必须马上走!有我们在,群众才看得到希望!”到达石坎场镇后,刘军迅速组织干部群众填装沙袋并制定群众紧急安置转移计划。
在降雨集中的坝子乡、古城镇、平通镇以及响岩镇等乡镇,党员干部也立即行动起来,冒雨分组奔赴至各村通知群众灾情。“村上的通讯断了,我们只有打着手电徒步进村去通知群众。”大印镇党委书记叶朝盛向记者回忆道。11日天刚蒙蒙亮,一夜无眠的豆叩镇党委书记曾子军了解场镇受灾情况后,立即赶往平通、徐塘、大印查看道路受损情况。“这个时候我们党员干部不上哪个上?”曾子军说。
极端降雨带来的极端洪灾,平武全境的险情不断:全县已有的348处老地质灾害点变形加剧78处,新增地质灾害点381处。危急时刻,平武县委书记李治平等县级领导干部,在县应急中心和抗洪一线之间奔波,分析汛情、决策部署时常通宵达旦,现场调度、巡查督导一刻也不放松。由于全县党员干部的团结努力,本轮汛情多处重大险情全部得到有效控制,大多数险情被及时处置,最大限度降低了灾害损失。
紧急转移,安置妥当——
“请大家务必相信党、相信政府!”
“跑在灾情前面,提前转移群众!”这是平武多年来抗洪抢险、保护群众生命安全积累下的一条宝贵经验。暴雨来势汹汹,时间紧,转移人口多,老百姓万一不愿意走怎么办?
“宁听骂声千遍,不听哭声一次!”全县党员干部立即行动起来!各乡镇采取党员干部包村、包户包人的方法,加大危险区域、辖区内群众排查力度,及时转移,确保不留死角、不漏一人!惊险的转移大战,随后在坝子、豆叩、平通以及锁江等乡镇接连打响。
10日晚11时许,眼看雨越下越大,锁江羌族乡槐窝村第一书记刘超心急如焚:
村里有一处地质灾害点4户11人必须马上转移!“老杜,我们赶紧把大家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叫上村主任杜晓斌后,两人立刻将群众全部转移至临时安置点。
10日晚12时许,涪江的洪水已漫过了坝子乡的双龙桥。此时,河岸对面还有25户60名群众等待转移。但群众顾忌大桥稳固性,迟迟不敢过河,这可把坝子乡党委书记吴晓玲等人急坏了。“桥是安全的,可以过!”在吴晓玲来回4次在桥上奔跑示范后,群众终于手牵手从桥上通过,安全转移。
11日凌晨2点,平通镇拱桥村文书杨小莉拉上同为党员的丈夫顶着大雨,挨家挨户去转移群众。不到2个小时,就把15户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安全转移到了相对安全的村委会。当天10点,杨小莉又组织5名党员干部冒着生命危险到平通镇汇报灾情,并背着救灾物资返回村委会,安抚受灾群众情绪。
在转移群众的过程中,面对上门劝导的抢险人员,部分群众情绪激动,有的顾及家庭财产,有的对眼下的汛情严重程度估计不足,迟迟不愿撤离。党员干部们的苦口婆心、口干舌燥终于换来了群众的理解。大家在党员干部的帮助下,平武紧急有序转移群众8209人,未造成人员伤亡。
能如此快速、高效的转移群众,与平武历年抓好防汛减灾实战演练关系甚大。李治平表示,结合手机短信、微信、电视、新媒体等途径,平武向各乡镇及时发出了强降雨预警信息以及山洪预警信息,再结合逐户动员、敲铜锣、广播等方式有效减轻了灾情损失。
抢险保畅,彰显担当——
“尽快恢复群众生产生活秩序!”
道路、电力、通讯受损严重,是灾后重建首先要啃下的“硬骨头”。路基被毁、桥涵堵塞、公路沉陷,特大暴雨导致九环线平武段道路全部中断,平青(川)路、平徐(徐塘)路两条绕行线路中断,平武外联的交通大动脉均中断。除道路外,全县超80%的乡镇通讯中断,部分乡镇电力也一度中断。“要尽快恢复群众生产生活秩序”成为抢险一线党员干部的共识。
“不通不罢休!”平武县公路管理所党支部成立了3个党员突击抢险小分队兵分三路,全力开展九环线和平林路道路抢险工作,昼夜奋战抢通生命通道;在平武另一条外联通道平(武)徐(塘)线上,施工机械不停歇,徐塘乡党委政府更是昼夜值班,一
旦发现垮塌即可派党员先锋队清理保畅;通讯方面,平武25个乡镇就有23个通讯孤岛,大多数行政村通讯中断。平武县发改局立即派出14个通信抢险紧急救援组进行通信抢险,通信人员爬陡壁、趟河水以及过泥石流,终于抢通全县的电信信号。
汛期过后,平武全县各地各部门积极行动起来,深入一线查灾、救灾,为受灾群众出谋划策:连日来的大雨导致受灾乡镇的安全饮水受到极大威胁,平武县水务局立即组织党员干部到灾情一线查灾减灾,安排临时用水;平武县民政局积极调配救灾物资,紧急下拨救灾资金,组织人员统计灾情、核实灾情,做到心中有数;平武县农业局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加紧对农作物受损情况进行统计,了解群众的发展需求;平武县公安交警全员出动,为道路交通秩序的维护以及抢险救灾提供坚强保障……平武县交通局、平武县国土局以及平武县卫计局等相关部门也各司其职,全力投入抢险救灾中。
风雨中,一枚枚鲜艳的党徽、一面面鲜艳的党旗、一个个奔波的身影,让受灾群众吃下定心丸。道路不通,县级联系领导带领各帮扶部门负责人绕行青川县,徒步10多公里抵达灾情一线现场坐镇指挥抗洪抢险工作;通讯不畅,南坝镇联系领导率领查灾小组查灾救灾,徒步20多小时凭借微弱手机信号将灾情传了出去;物资匮乏,平武消防官兵立即组建党员突击队,不顾滚石、路基塌陷等危险,将饮水等救灾物资送到受灾群众手里……
风雨更显党旗红,艰难困苦显担当。平时,他们是称职的父母、孝顺的子女、敬业的职工;抗洪抢险中,这些向险而行的勇者,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共产党员!
众志成城,重建家园——
“辛勤付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平武的灾情,牵动市委市政府的心。暴雨过后,繁重的灾害重建摆在了平武干部群众面前。12日,绵阳市召开会议专题研究“7·11暴雨洪涝灾害”平武县水、电、气、通信、道路抢通保通工作。
平武的灾情也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援:13日,平武县收到了千里之外的浙江省衢江区50万元救灾慰问金;18日,经连夜奋战110个小时,绵阳武警某部成功抢通了“孤岛”石坎的通行便道,保证了沿途8000余名群众的正常出行;19日,中国扶贫基金会立即给平武灾区群众调集了40万元应急物资,并陆续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
道路悬空、房屋垮塌、淤泥塞道、农作物受损……在这看似绝望的画面中,一支支党员志愿服务队深入到基层,帮助群众开展生产自救。一方面,政府强有力的推进道路基础等重建工作;一方面,灾区群众不等不靠忙着恢复生产。“不能等政府来帮我们,我们自己要动起来重建家园!”经历亲人病逝变故,家中又遭遇泥石流侵袭,大印镇宫慈村村民周蓉说。
党委政府倾情帮,群众自身抗灾忙:在响岩镇同心村,在村支书赖禄菊的带领下,全村老少爷们一起上阵,连六、七岁的孩子也加入到砖块的搬运队伍中;
在坝子乡玉丰村,受灾群众不等不靠用树木搭起一座施工便桥,为救灾物资的运送以及群众的安置转移节约了宝贵时间;
在大印镇的立堡村,随着该镇“千人同行动·齐心保家园”的持续开展,受灾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生产生活得到逐步恢复;
在南坝镇场镇,当地居民自发地拿起扫帚、铲子投入到唐山大道的清淤队伍中;
在平通镇益阳沟,干部群众齐上阵,一边扎沙袋堵洪流,一边忙着生产自救;
………
“你们的辛勤付出,我们都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看着在清淤一线的党员干部,白马藏族乡扒昔加村民杨红主动参加,并组织当地群众加入。
鼓励受灾群众从灾害的阴影中走出来、加快灾后重建,成为了当下平武的重要工作。平武今年要高标准“摘帽”,困难不少、挑战空前。“一手抓灾后重建,一手抓脱贫攻坚,必须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李治平对各级党员干部发出号召。
新闻推荐
本报讯(唐红记者赵利宾)6月29日,平武县供销小区4名业主代表来到平武法院,为法院执行局送来锦旗,感谢法院帮他们解决了拖了近7...
平武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武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