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媒体走基层”活动走进平武 生态产业促增收 绿色发展走新路
▲锁江羌族乡厚朴远销东南亚
▲清水村蜜桃
响岩镇清水村蜜桃林远眺
6月1日,中央、省、市级新闻媒体记者来到平武县锁江乡和响岩镇等地看到,从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到乡村旅游、从贫困村脱贫摘帽到产业规模化,平武正稳步向前,走出了一条增收致富、绿色发展的生态发展之路。
■实习记者李浩瑄文/图
特色农业促增收旅游产业见成效
记者一行首先来到锁江羌族乡厚朴加工基地,工人们正在晾晒厚朴皮。乡党委书记蒲海兰介绍道,该乡一直以来围绕打造“绿色、生态、有机农产品”目标,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厚朴、茶叶、中蜂+、魔芋、乌药等特色产业。目前,全乡已建成厚朴基地30余万亩,人均厚朴面积30亩,经专业评估机构评估,该乡厚朴产业总价值达到2.786亿元。2018年,全乡鲜厚朴皮产量将达到5000吨,实现产值5000余万元。羌山红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更是将1000余万张厚朴叶片卖到了韩国、日本等东南亚地区。
另外,锁江乡以“平武中蜂+”扶贫主导产业为引领,全乡有中蜂2000余盒,产量达4万斤,产值达160余万元。依托中蜂产业园建立新的休闲观光农业园区,结合乡村休闲康养,成为新的休闲旅游点。该乡还结合产业优势、生态优势、羌族文化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形成了“以农业支撑旅游,以旅游反哺农业”的发展路径,有力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截至目前,该乡共接待游客15余万人次,旅游收入实现2000万元,每年有效带动农副产品增收40余万元,通过“厚朴康养节”“三下乡”暨羌历新年等旅游节庆活动,有效助推了乡村旅游发展,增加群众收入。
一村一品蜜桃产业规模化
当天下午,记者一行来到响岩镇清水村。站在弯弯曲曲的盘山路上,漫山遍野的桃树结满果实。自1983年以来,清水村坚持走因地制宜、科学发展的路子,结合退耕还林、低效林改造等惠农政策,着力打造“一地一色”“一村一品”的蜜桃产业,目前种植规模达5000余亩。2014年至2016年,全村鲜桃产量连续三年超1000万斤,产值过1000余万元。
清水村在蜜桃产业的发展上坚持“支部引领、党员带头、抱团发展”的思路,2008年11月以来由村支部牵头、党员带头、群众参与,成立了清水蜜桃专业合作社,通过“支部﹢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采取统一管理、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的方式为广大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服务,使农户种桃、管桃技术得到较大提升。种桃农户也通过合作社的技术带领结合自身实践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适应本地的种桃、管桃经验。2012年,清水蜜桃注册了“响岩皮球桃”的商标。为适应消费市场,目前正积极争取绿色有机认证并与电商网络公司洽谈合作事宜。
2014年,响岩镇党委政府举办了种桃能手评选活动,2015年举办了平武县第一届“品桃会”,进一步扩大品牌知名度,着力形成响岩桃文化,为农旅结合、发展旅游产业打好开局战。镇党委政府、村“两委”及专业合作社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和项目支持,自2010年以来先后建成提灌站4座,改造农堰20000余米,建设桃园蓄水池20余口、水窖600余口,铺设灌溉水管40000余米。全村硬化道路8400余米,整修土路2500余米,新建土路1000余米,解决了群众行路难和蜜桃运输难的问题,为清水蜜桃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强基础保障。
清水村和蜜桃专业合作社先后获得“四川省‘一村一品\’示范村”“平武县优秀专合作组织”“绵阳市‘一村一品\’先进村”“绵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村”“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等荣誉,成为具有自身特色和较大知名度的地域品牌,为清水村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春梅)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四部门联合公布2018年拟列入中央财政支持范围...
平武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武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