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就是我的第二故乡

绵阳日报 2018-05-06 07:19 大字

□讲述:齐剑锋(5·12地震来绵抗震救灾志愿者)

□记录:记者黄小芹

掰掰手指头一算,这已经是来绵阳的第十个年头了。经常有人问我:“你一个河北人,怎么想到来绵阳工作呢?”我总是笑着说,因为地震,不过这就说来话长了。

十年前,我还是河北大学的学生。5月12日那天,我在新闻上看到四川发生了大地震,作为一个学生,当时能做的就是拿出生活费向灾区捐款。后来,得知团中央紧急招募抗震救灾志愿者赴灾区工作,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我觉得年轻人就应该在这个时候站出来,帮助那些受灾的同胞。

儿行千里母担忧。那时候,母亲坚决不同意,她只有我这么一个儿子,离家那么远,还是去刚刚地震完的灾区,怎么舍得?怎么放心?母亲唠叨了很久,但我又执意要去。父亲索性说,去就去吧,这么大个小伙子了,锻炼锻炼也好。他们拗不过我,只好妥协了。

那年7月,我被分配到受灾严重的平武县南坝镇。当时我就暗暗下定决心,既然来了,那就一定要好好干。但是,灾区艰苦的条件还是超出了我的想象,一间小小的帐篷,挤了我们四个小伙子,没有电没有水,白天很热晚上又很冷,都不知道怎么熬过来的。尽管如此,我也没有想过退缩,看着在灾难面前坚强的人们,我觉得更应该贡献自己一份的力量。

说起来,我在镇上的时候还多了个“妈”。她叫杨世琼,总是笑容满面,让人觉得很温暖。虽然地震摧毁了她的家,但她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坚强的开始新生活,还被镇上临时聘用协助灾后重建工作,我和她一起走村入户,倾听受灾群众的倾诉,给他们宣传重建政策,帮他们填写重建资料等,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她对生活乐观积极的态度深深地影响了我,她的儿子在云南当兵,她说在我身上会看到儿子的身影,觉得我远离家乡没人照顾,于是认我当了干儿子。

在平武三年的志愿服务经历,让我收获了很多,尤其是在帮助了那些淳朴的村民后,他们对我像亲人一样的关爱,让我有了家的感觉,更加坚定了我留在这里的信念。通过不懈努力,我考取了平武县虎牙藏族乡副乡长一职,我想,这样我就能为这个地方做更多的实在的事情了。

没过多久,我被外派到沿海地区驻外招商引资。想起驻外的那段时间,真是磨破了嘴,跑断了腿,到处拜访企业,宣传推介平武,就是希望能为平武引入一些项目。记得有一次,获取了江苏一家企业可能来绵阳投资汽车项目的信息,但企业老总只有当天下午有时间,我和同事马上收拾东西出门,乘出租车到地铁站,然后由地铁换高铁,到站后转大巴车到企业所在县,又坐“野的”赶到企业。那个老总对我们不辞辛苦守时赶到,又真诚热情地推介绵阳很感动,当即表示,出差回来就带团队到绵阳考察。

谈完项目天都黑了,但第二天还要去浙江参加商会活动,于是我们又急急忙忙地往回赶,回到上海的住处已经是后半夜了,累得我倒头就睡。孤身在外打拼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一想到我当初来绵阳的初衷,我就告诉自己,我是为灾区招商引资,不能懈怠,不能放弃。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我们成功引进了一家企业来绵投资一亿元的工业项目。

说来也是跟招商引资工作有缘,我现在在绵阳市投资促进局工作,在幕后为招商一线的战友们做服务保障。工作岗位的转变让我意识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我需要学习、需要做的还有很多,我会继续努力,在工作岗位上发挥出自己的优势。

心安是归处,他乡变故乡。转眼十年过去了,回想起在绵阳这十年的工作和生活经历,仿佛就在昨天。一路走来,我不仅见证了平武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认识了很多淳朴友善的朋友,是他们让我更加懂得了坚强和感恩,也让我深深地爱上了绵阳这座开放包容的城市。这里,就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已经在绵阳买了房子,就想着能在这里安家了。

“5·12”汶川特大地震过去已经十年了,为充分展现十年来绵阳的巨变,本报推出《感恩奋进·十年巨变——“5·12”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特别报道》,开展“我这十年”主题征文活动,诚邀社会各界人士通过讲述身边故事,见证十年巨变。(篇幅1500——1800字,投稿邮箱:myrbywb@163.com)。

新闻推荐

从﹃天下大熊猫第一县﹄到﹃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 十年蝶变 平武旅游收入增长近十倍

平武有“天下大熊猫第一县”美誉平武珙桐纷飞,生态良好报恩寺外广场是休闲的好地方平武居民在河堤休闲散步东皋湾群山环抱的平武新县城平武县教育集中区彩虹桥远眺平武县城■记者赵利宾/文任明勇/...

平武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平武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