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记者回访高村乡代坝村徐家三兄弟和母亲——住上新房子 过上好日子

绵阳日报 2017-12-21 07:32 大字

本报讯(记者裴玉松)2014年,央视《夕阳红》栏目播出了纪实短片《背篓上的爱》,聚焦平武县高村乡代坝村徐志发、张有才、张晓亮三兄弟孝老敬亲的故事——倾心尽力20余年照顾瘫痪在床的母亲,三人因此耽搁了婚事。随后,包括本报在内的多家媒体也进行了跟进,使得徐家三兄弟的故事广为人知。如今他们过得怎么样?近日,记者进行了追踪回访。

尽管提前进行了对接,在记者如约造访这天,老大徐志发还是“溜了”。电话里,他告诉记者,“临近有一工程急着赶工又缺人手,工资还是可以,我又不好推辞……”对于徐志发的选择,村支书寇明清表示十分理解。他认为,不管是媒体报道前还是媒体报道后,三兄弟身上有两点最宝贵的品质一直未曾改变:踏实勤劳和孝敬老人。

从代坝村委出发,约5分钟的车程就来到了通往徐家的一个岔路口。岔路口路旁,竖着两张二十四孝的标牌,用通俗易懂漫画对敬老孝亲精神进行宣传。这样的标牌在全村有12块,确保村子的每个院落都有一块。寇明清介绍,以前村里有部分不赡养父母的村民,经过媒体对三兄弟的全方位宣传后,这种现象基本没有了。

一年前,一条小溪将包括徐家在内的10多户村民与村里的大道相阻隔,村民出行靠一座“翻水桥”,出行十分困难。对此,村两委决定使用公共维护资金为乡民架设一座新桥,并取名“奉孝桥”。桥叫“奉孝桥”,徐家的新房则叫“奉孝居”。考虑到徐家实际情况,高村乡党委政府把徐桂英一家纳入C级危房改造名单,村民们也投工投劳帮着建房。一座宽敞明亮的小青瓦房终结了徐家住在通风漏雨房屋的历史,让他们住上了好房子。

帮扶部门以及当地党委政府也想方设法为他们谋出路。为更多解决徐家的实际困难,徐桂英一家被纳入了低保对象,并被列为建档贫困户,降低了一家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风险。驻村帮扶单位以及村上还通过各种途径,协助其发展产业、联系就近务工等增加一家人的收入。“感谢党委政府的关心,日子也越来越好了!”至今卧病在床的徐桂英老人告诉记者。

一个榜样就是一面旗帜,引领一个好的风尚。2014年,徐家长子徐志发被评为平武县第二届孝老敬亲模范。徐家三兄弟的精神悄然改变着村里人对敬老爱老的观念。村里通过举办文艺演出表彰村级孝星等方式,使得敬亲孝老的风气慢慢兴起。

这个小山村的故事也走出了大山,时常有城里的客人前来造访。高村乡党委书记唐健表示,每到节假日都会有绵阳、江油等地的中小学生到徐家来学习,从小培育他们的敬老孝亲之情。“我们时常将他们的故事到各村进行宣讲,助力全乡扶贫攻坚以及各项民生工程的推进。”唐健说。

至今,三兄弟依旧未曾婚娶。现在,徐志发和母亲住在一起,平常在附近打短工增加收入,其余两兄弟(未与其母住在一起)也在家务工并一起赡养卧病在床的母亲。张有才、张晓亮两兄弟也表示,现在日子越过越好了,他们三兄弟还是会继续尽心照顾老母亲。徐桂英老人的心愿是在有生之年看到三位儿子都有一个好的归属。乡、村各级干部们也一直在积极行动,希望尽快帮他们找到合适的媳妇,实现老人的心愿。

接下来,村上还将对徐家的房屋外墙进行粉刷亮化,对其进行进一步打造提升。

新闻推荐

木皮藏族乡关坝村破解“山绿民不富”难题—— 分钱了!128户村民领到生态红利!

木皮藏族乡关坝村村民喜领分红本报讯(安轩王松梅记者裴玉松文/图)保护环境也能分钱?平武县木皮藏族乡关坝村给出了肯定的答案。11月27日,关坝村举行了资产收益分红社区大会,全村128户387人共享83700元...

平武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平武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