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因山得名的平武大印古镇 有109年的“分县”历史

绵阳晚报 2017-10-15 11:49 大字

宋恕(绵阳)

据《平武县志》记载:大印镇位于县境南部,以驻地东北有山,其形似一枚大印,故得此名。又称大印隘、大印堡,习称大印。

清代地理学家和学者顾祖禹所著《读史方舆纪要》卷七十三记载:“大印堡在县东北……堡设在山阜,巍然天险,亦白草番出没要路也。堡西二十里为茆堆堡,又西五里为山茅堡,山茅东三十里为徐塘堡,徐塘北三十里为伏羌堡,伏羌北六十里为大方关,俱属大印将领驻守。”文中所提茆堆堡、山茅堡、徐塘堡、伏羌堡、大方关,俱为古地名,可见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按现代地名,大印镇在清漪江流域中,上控锁江、同兴,下临豆叩、平通,东南通马家、徐塘直至平武县城,由于地理位置重要,明代穆宗隆庆年间(1567-1572)驻兵于此,派保宁昭校尉百户徐斌领兵120名驻守,并于灵桥右侧堡关山顶建武官衙门和敌胜楼(灵桥原为铁索,清道光十六年,主簿刘辅庭改修木桥,1981年建石桥),此时大印周边盛产茶叶、灰碱及各种竹木制品,物产丰富,人烟辐凑,商贾云集,为平武西南繁盛之区。

清代全国有250多个府,每府平均下辖五六个县。《清史稿·职官志》记载“计全国县凡千三百五十有八”,对于“某些县因面积过大,人口过多或者某些辖区防御位置险要等原因,设立有分征(税)或者分守的县丞或主簿协助治理部分地区,因此产生了分县的称呼。”作为龙安府首县的平武县幅员辽阔,平武县(包括旧属青川全县及江油、北川部分地区)县境周围数百里,辖区面积约11000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221000多亩,人口16.76万人,管辖十分困难。大印所处位置和条件,十分符合设立“分县”条件。于是清嘉庆七年(1802)决定设分县并派主簿驻大印,分司县南羌族地区,嘉庆十三年(1808),正式成立主簿署称“大印分县”,第一任主簿为山西人赵来仪(从八品,相当于副县)。设大印堡(城周120丈)、大方关(城周110丈)、龙坪墩等关堡,常住提督指挥1员,兵快299人。设街子场与大印山分团。管辖平通、豆叩、锁江、同兴、徐塘、里加、马加、三圣庙、桥头、桂溪、甘溪、沙窝、贯岭等十三处羌汉杂居地区。当时平武称为正堂,青川分县称为左堂,大印分县称为右堂。1911年辛亥革命后,满清王朝覆灭,“大印分县”随即撤销,从1802年算起,大印分县的历史为109年。

1913年前,平武县政府在大印设警察派出所,暂行实施管理职责。当时大印场镇十分繁荣,场镇人口420余户,2000余人,街道长约两华里,有茶楼酒馆十余家,祠庙甚多,香客云集;下场口茶号及外地行帮会馆密集,街道青石铺地,房屋建筑规范,栉比鳞次,颇具县城规模。可惜1916年后,军阀混战,各乡土豪武装争斗不息,市场房屋迭遭兵焚,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在此境内建有大印、黄坪、马家等5个村级苏维埃。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10月改大印镇为大印乡。1992年10月撤乡并镇名大印镇至今。

新闻推荐

平武法院快速调处26起合同纠纷案

本报讯(董远琴唐红特约记者黄志富)近日,平武法院快速调处了26起涉安徽某工程公司(下称某公司)劳务等合同纠纷案,为26名原告追回超百万案款达成调解协议。2013年5月下旬,某公司中标承建平武县某公路改建...

平武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平武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