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督导发现6大类17小类问题平武交出脱贫攻坚“期中”体检表

绵阳日报 2017-08-10 08:01 大字

本报讯(记者裴玉松)近日,平武整合组织等部门相关人员组成6个联合督导组就2017年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推进情况开展了专项督导。督导组采取实地走访、查阅资料、座谈研商等方式,对25个乡镇58个贫困村、18个非贫困村320户贫困户进行了抽查督导,共发现6大类17小类问题。

平武县扶贫局局长陈廷斌告诉记者,这份脱贫攻坚“期中考”答卷,主要表现为“两个提升、三个转变、四个不足”:

“两个提升”指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视程度得到了提升,各乡镇对脱贫攻坚相关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落实了专人负责此项工作;脱贫攻坚工作的执行能力得到了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立说立行的执行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个转变”指“被动扶贫”向“主动扶贫”转变,贫困户对“五个一”“三个一”帮扶人员的熟悉程度和满意度均有较大幅度提升,帮扶成效逐渐显现;“输血扶贫”向“造血扶贫”转变,帮扶重点现已注重向发展产业等方面转变,贫困群众持续增收能力得到加强;“达标脱贫”向“脱贫奔康”转变,大力实施房屋改造、五改三建等措施,脱贫质效有了较大幅度提升;

“四个不足”指“加油干”的韧劲不足,部分脱贫攻坚干部还存在下深水、用真功的吃苦耐劳精神不足的现象;“高效干”的能力不足,部分脱贫攻坚干部工作效率较低;“精细干”的功夫不足,部分脱贫攻坚干部应付心理重、敷衍了事;“漂亮干”的思考不足,部分脱贫攻坚干部缺乏把工作干成精品、干成作品的“绣花之功”。

半年来,平武全面掀起“春季攻势”“夏季战役”聚焦产业扶贫、就业扶贫、住房建设等重点,分部门、分节点列出责任清单和工作清单,限期交账、定时督办。这份“期中考”答卷还较为详细地梳理出平武在推进脱贫攻坚中存在的精准识别、基层基础建设以及省市督导组督导反馈问题整改等七类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整改路径。“比如年度目标任务推进方面,我们将加大道路基础、集体经济和贫困户产业等硬指标,千方百计破解发展难。”陈廷斌举例道。

时针已指向8月,距离年底已不足4个月,如何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鼓足干劲圆满完成3018名贫困人口脱贫、18个贫困村退出、15个贫困村达标的目标任务?为此,平武将继续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在精准识别上,确保本月底之前“系统人口、扶贫手册人口、明白卡人口、实际人口”达到完全一致;在“回头帮”上,及时调整落实帮扶责任人,确保每户贫困户均有一名帮扶责任人;在“五个一”帮扶上,强化督促检查,及时发现问题,限期整改,确保帮扶实效;在项目建设上,从通村通社道路建设、村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及破旧房屋改造等处着手推进;在产业发展上,紧紧围绕实现“两不愁”目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实现持续稳定增收。

新闻推荐

朗诵艺术培训基地在绵建成启动

本报讯(谢瑜记者田明霞)7月29日下午,在市区铁牛广场讲堂,宁波市鄞州区天天文化志愿者协会和叶辛文艺大师工作室联合绵阳市一元爱心协会,在绵阳市建成的朗诵艺术培训基地正式启动。活动中,叶辛文艺大师...

平武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平武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