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科技创新成为第一动力
位于绵阳高新区的长虹新能源生产车间。(郭超英摄)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尹勇
“近5年来,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均保持在6.5%以上高位”,绵阳是如何做到的,这组数据给绵阳带来了什么?4月8日上午,“行走新巴蜀”四川日报全媒体采访小分队走进绵阳高新区、绵阳科技城新区直管区寻找答案。、
在位于绵阳科技城新区直管区园艺山的绵阳市科学技术局会议室内,一个5人会议正在进行。会议的召集者田勇有两个身份: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博士、绵阳科技助理。“今天研究讨论的主题,是给绵阳的科技招商提建议。”田勇的面前放着厚厚的笔记本,里面详细记录了他和其他科技助理近期在绵阳调研的企业、院所相关情况。
与科研院所、高校、企业“联姻”,遴选科技助理,是绵阳科技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举措之一,“田勇们”成为政府、科研院所、高校、企业之间推动科技创新的桥梁纽带。
近年来,绵阳强力抓产业抓技术抓创新。绵阳市科学技术局提供的数据显示,近5年来,绵阳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均保持在6.5%以上高位;绵阳市高新技术企业2015年为160家,2021年突破520家。去年,国家认定备案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1500家,瞪羚企业14家,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预计达2200亿元,均居全省第二位。今年1月,绵阳市获批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
离开园艺山,采访小分队来到位于绵阳高新区永兴镇的新型显示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安装水电、消防、暖通设施和外墙铝板……数百名工人正抓紧施工。这个总投资13.7亿元的省重点项目,到今年3月底已完成投资7亿元左右。项目施工方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项目书记刘均介绍,目前已完成施工进度近80%,很快将转到园区的市政管网、道路等配套设施建设上。“园区不仅建有标准厂房,还可根据企业需求定制厂房及配套用房、物流仓储设施等,让企业轻装上阵、快速落地。”项目建设方绵阳新兴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敏介绍,已有10多家企业有入驻意向。
采访小分队关注的不仅是项目的加快推进,还有园区的创新底色。据介绍,园区引进的华尔科技正在绵阳高新区支持下,努力争创“四川省跨高校院所集成电路新型中试研发平台”。
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是绵阳5年GDP迈上两个千亿元台阶的发展路径。绵阳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绵阳2016年实现GDP1830.42亿元,2017年实现GDP2313.57亿元,2021年实现GDP3350.29亿元,5年内越过2000亿元、3000亿元台阶。
穿行绵阳市区,街道上不时闪现“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宣传牌。就在小分队采访期间,绵阳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传来消息,《绵阳市加快集聚创新人才十条政策措施(暂行)》正式发布,提出设立10亿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
这个春天,中国唯一的科技城涌动着昂扬向上的浓浓春意。
(原载2022年4月9日《四川日报》)
新闻推荐
本报讯(刘蓉)为进一步紧扣立德树人、思政育人根本任务,把党建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环节,根据涪城区委教育工委《关于进...
绵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