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州崇贤敬贤之风亘古通今 十贤堂与思贤堂留给绵阳的历史印迹

绵阳日报 2022-02-27 10:10 大字

绵阳南湖公园“六一堂”内的欧阳修塑像

从宋至明清,绵州崇贤之风盛行,州城内外先后有五处以“贤”为名的堂、祠,包括绵州十贤堂、南山十贤堂、思贤堂、思贤祠、延贤堂,这是当代绵阳传统文化建设中的重要资源支撑。

在绵州“贤堂”中,以绵州十贤堂、南山十贤堂最为知名,而绵州十贤堂与思贤堂则是同时创建,但始建年代、历史上经历的重建及具体位置,地方志书虽有记载,很多人并不知情。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调查。

□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张登军文/图

崇贤敬贤绵州“二堂”始建于南宋

在绵阳历史上的贤堂中,绵州十贤堂与思贤堂的创建年代是南宋淳熙年间。

明天启《成都府志》中收录《重修思贤堂记》记载,“绵有二堂,一曰思贤,一曰十贤,皆建于宋史祁也”。这段文字,明确了绵州“贤堂”是宋淳熙年间绵州知州史祁所建。

清同治《直隶绵州志》(卷53职官)记载,史祁于南宋淳熙十二年(1185年)履任绵州知州,在任期间“兴学尊贤,修堤凿井”,最有影响的政绩之一就是在当时的城北修筑土堤“以捍涪趋”。这段历史,绵阳史学界在介绍绵州古城历史时,普遍都会引用。

史祁在绵州期间治理有方,百姓“安其政”,可以说打下了很好的群众基础。百姓安守本分,地方长官史祁自然就没有那么忙了,闲时翻翻旧志,了解一下地方历史,才发现绵州历史上的贤能之辈不少,就萌发了修建“二堂”的想法,于是就有了思贤堂、十贤堂。

思贤堂在绵州“治东”,绘制的是扬雄、杜甫、李白、樊绍述、苏易简、欧阳修、司马光、唐庚等九人的像;十贤堂位于绵州“州学东”,绘制的是涪翁、庞统、蒋琬、杜徽、尹默、陈该、王仲华、李白、苏易简、欧阳修等十人的像。

在“二堂”建成后,每年分别有人前去祭祀,以此引导当地民众士绅的“崇贤哲之风,寓景慕之心”。这算是史祁给绵州后人留下的一笔文化遗产。

屡受侵扰明代重建“二堂合一”

从南宋始建,历经元、明,古绵州屡受战乱侵扰,思贤堂、十贤堂毁于战火。明成化庚子年(1480年),保宁府州判唐平“以贤能”被举荐担任绵州知州,到任后“尽心职务”,忙完公务后,也是趁闲时翻阅旧志,发现有关“二堂”的记载,且“荒废已久”,他心里很不是滋味,准备修复思贤堂和十贤堂。

正巧,一位姓孙的巡按钦差来绵,唐平就报告了准备修复绵州“二堂”的想法。孙钦差认为这是好事情,如果能干成,必然是值得一提的政绩,他随即“檄以允之”。

得到钦差的支持,唐平干劲十足,一边安排人召集工匠、筹备材料,一边寻访“二堂”的遗址,将二堂合一,建成后取名思贤堂。他还在堂东面的空地构建“数楹将以为巡按驻节之所”,挂“思贤书院”的牌子。

对这段重建历史,明天启《成都府志》(卷52)《重修思贤堂记》有记录,但对唐平重建时是选在思贤堂还是十贤堂的遗址并没有说明。不过从唐平重建二堂后取名“思贤堂”看,“二堂”重建应该是在原“思贤堂”位置。

“思贤堂”建成后,孙钦差说,史祁所绘“二堂”的人物中,是出生于蜀地及其在绵州建功的人。如按这个标准,“诸葛武侯、李卫公、赵清献以至范张父子亦皆可祀”,于是他让唐平“增置焉”。

张冠李戴清代重建时人名失误

明代重建的“思贤堂”,成为绵州一大景观,时有州人前去祭拜,追思先贤。但还是因为战乱,加之清康熙、乾隆年间的涪江洪灾,思贤堂被毁。

清咸丰九年,绵州郡人吴绍典准备在治内旧址重建十贤堂,但“民舍鱼魿”,就找当地名宿商量,大家认为既然旧址在州署东,现州署东文昌宫仅祀文昌像,“其下可为一龛,附祀十贤栗主”,这样“于地既符,于理颇协”。

于是,吴绍典出资在文昌宫重建“十贤堂”,祀“庞统、蒋琬、杜徽、尹默、苏易简、王仲华、李白、陈该、欧阳修、黄庭坚”十贤,取名“仿古十贤堂”。

吴绍典在恢复十贤堂时出了点问题,“十贤”中“涪翁”被“黄庭坚”取代了。民国《绵阳县志》也指出了这一失误,认为黄庭坚虽晚年自号涪翁,但并没有“游绵之文”,与史实不符。

到民国时,“仿古十贤堂”所在的文昌宫及隔壁的左绵书院驻扎军队,“十贤龛主皆无考存”。民国十五年,城内白衣庵侧弥陀小院失火,县绅筹办佛学社事,重建大殿三楹,在左殿作龛,上祀文昌,下祀十贤。

思贤堂在清代光绪年间也有重建,先是在文昌祠内治经书院重祀思贤堂,后移祀文昌宫东厢,民国时废弃。

历经沧桑绵州“二堂”地址变迁

从南宋始建,到明、清重建,绵州十贤堂、思贤堂的具体位置在哪里?从地方志书中,可以找到线索。

宋《方舆胜览》记载“思贤堂在州宅”,州宅可以理解为州署,可见思贤堂是在州城内。明天启《成都府志》记载,十贤堂在州学东,思贤堂在州治东。从宋到明代,绵州的州城有所扩展,州署位置变化,才有了“思贤堂在州治东”的说法。

民国《绵阳县志》记载,明代绵州州署于明正统初建于州城东北。从明正统年间到成化年间,绵州的州署没有变化,唐平重建时,合二堂为一取名思贤堂,位置应在当时的州城北偏东的位置,但具体地点还有待考证。

后来,迭经兵燹,明代绵州州署的所有房舍尽毁,思贤堂也被损毁。民国《绵阳县志》(卷5)记载,清顺治十年绵州知州李世泰重建文庙,在庙内祀十贤,从名字上看应该是“十贤堂”。乾隆《直隶绵州志》记载思贤堂“在治东”,十贤堂在“州学东”,应该是引用了明天启《成都府志》的记载。

清咸丰九年,吴绍典重建的“仿古十贤堂”在文昌宫,光绪年间吴开聪重建思贤堂在文昌宫。值得注意的是,康熙二十四年,绵州知州卜永吉、王珽就将位于城西南原安绵道署改建为文庙,文昌宫在文庙左侧。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清晚期时,思贤堂、十贤堂的位置,位于现在的文庙街附近。民国时,因驻军往来,文昌宫被毁,十贤堂、思贤堂也随之消失。

新闻推荐

春天的愿望

□李月荷(绵阳)红灯笼攀上树顶,喜滋滋地和月亮一起,照着柳梢春风来得有些突然,又意料之中竟然再次敲响簇新的节拍多年过去,依然...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