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中寂寥的报亭
◎秦加倪(绵阳)
上世纪90年代,纸媒的鼎盛时期,城市街头有很多报亭,那可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行人走过,会停下匆匆的脚步,片刻逗留,带走一二份自己喜欢的杂志或者报纸。所以毫不夸张地说,报亭是城市里纸媒独具特色的“知识岛,信息岛”。各种各样的信息、知识、新闻、故事,在这里通过报纸杂志,流动传播到城市的四方。而几乎每个路口都有的报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俨然一个个展位,一个个窗口,供流动的人们驻足、浏览、流连。
而我自己就是报亭的常客。那时候,报亭里杂志报纸种类不下百来种。国内所有的故事杂志,像《上海故事》《故事会》《今古传奇》《民间文学》《故事林》《故事大王》和《读者》《知音》以及晚报、日报和《华西都市报》等;国家级各家大报,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环球日报》《参考消息》,还有各家大杂志,《人民文学》《十月》《收获》《散文》《散文百家》应有尽有。我会一一翻看,然后买自己喜欢的杂志和报纸,回家慢慢阅读。因此,一个月里,会光顾报亭好几次。
有一天,我把电动车丟在报亭旁边,忘了取钥匙,自己就站在报亭看起杂志,入了神。不料,小偷趁机骑走我的电动车。虽然报了案,却至今没有追回。
但让我真正遗憾的是,这个我常光顾的报亭,从去年就歇业冷落街口,再也没有租出去。记得报亭兴盛的时候,城市的每一个街口都有报亭。现在,出去买报纸或者杂志,我得跑好几条街,才能找到一个还在卖些报刊杂志的报亭。
因为经常去买杂志和报纸,我就认识了市三医院对面报亭的武师傅。武师傅为人敦厚热情。如果我有文章在报纸和杂志发表,我就打电话请他给我留几份报纸或者杂志。偏偏几次没有这天的报纸了,他就打电话四处询问其他报亭,总要坚持为我凑够份数。现在,唯有武师傅的报亭,报刊杂志的种类多一点。我问过他,生意好不好,他摇头说,大家习惯拿着手机看新闻和故事,他的报亭也快坚持不下去了。记得,开元场这边吧,以前是有三个报亭的,而沈家坝东津路富乐小学和富乐中学那一带,以前是有六七个报亭的,到如今,我也只能看到三个报亭了。报亭在城市里已经所剩无几,身影寂寥。不由人叹息。虽说今天进入多媒体时代,纸媒眼见衰微,但报亭给城市读书人还是印象深刻的、温暖的。因而,它的衰微,总令人唏嘘不已。
岁月匆匆,江流东去,时代巨变,但在我们心底,报亭是永远难忘的记忆!那里是城市昨天温暖的回忆和希望所在。尤其对这座城市中渴求知识的人们,它就像灯塔,曾经照亮他们前进的道路。
城市啊,留下这些温暖的报亭吧!不要轻易把它从我们心中抹去!
新闻推荐
本报讯(赵丹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刘晏男)今年10月,三台男子宋先生在一微商处花75200元购买6台高配置二手电脑,当他收到包裹时...
绵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