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能弘道
□王晓阳(绵阳)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
【译文】
孔子说:“人能够使道发扬光大,不是道使人伟大光荣。”
【读记】
本章虽然简短,但历来的《论语》注本对本章却很重视。杨伯峻在《论语译注》认为本章难以体会,李泽厚在《论语今读》中对本章做了长篇解读。
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认为:“人外无道,道外无人。然人心有觉,而道体无为;故人能大其道,道不能大其人也。”
钱穆在《论语新解》中认为:“道,指人道。道由人兴,亦由人行。自有人类,始则浑浑噩噩,久而智德日成,文物日备,斯即‘人能弘道’。人由始生,渐至长大,学思益积益进,才大则道随而大,才小则道随而小。《中庸》云,‘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此言非有大德之人,大道亦不在其身凝聚。此亦‘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也。若道能弘人,则人人尽成君子,世世尽是治平,学不必讲,德不必修,坐待道弘矣。本章义极简明,而最值深思。”
综合上述,笔者以为,本章意在说明“道”可以靠人的主观努力去发扬光大,而人不能依赖任何外物即使是“道”来光大自己。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把“道”发扬光大,人必须具有一定的天资,然后修养自身、扩充自己、提高自己,道德修养达到一定程度,才可以把“道”发扬光大。反过来说,“以道弘人”,靠“道”来装点门面,哗众取宠,那不是真正的君子所为。
本章体现了孔子及儒学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精神。从深层次上讲,中国人由于没有外在的一个神(如西方的上帝)来依傍,只有求之于自身,求之于内心。由于无所依傍,无所归宿,只能自己去建立和提升精神力量,其过程艰难,其精神悲苦。这种精神有时强大,“知其不可而为之”,但又时时处在怀疑之中,有时只好依托于所谓“天命”。
(本文选自《论语读记》,王晓阳著,2021年6月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郭若雪)11月18日,2021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共有149人当选。其中,中国科学院增选院士65人,...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