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忠骨 英魂永存

绵阳日报 2021-10-16 08:14 大字

市民参观烈士纪念馆

经过半年多时间维护提升,绵阳烈士纪念馆日前以全新的面貌重新亮相。

维护提升后的纪念馆丰富了展陈,完善了内容,最大限度地展示了近代以来绵阳牺牲烈士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慨。新的纪念馆既是绵阳精神的集合地,也承载着一座城市对英烈的尊敬与思念。

□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郑金容文/图

“新纪念馆很上档次”

寒露节后的南山公园已有了些许凉意,73岁的阮开友老人拄着拐杖,微微颤颤地来到绵阳烈士纪念馆前,伫立良久,仿佛在回忆着什么。作为绵阳烈士纪念馆第一代建设者,看着如今全面维护提升后的纪念馆,老人心里满是欣慰,“新的纪念馆弄得很巴适,很上档次。”

1949年,为解放绵阳,中国人民解放军18兵团60军180师的12位战士英勇牺牲。绵阳人民为纪念他们的英雄事迹,在南塔附近分别修建了五人、七人合墓,组成烈士墓园。1955年,政府在此基础上修建了绵阳市烈士陵园,以纪念牺牲的烈士。1987年,绵阳市烈士陵园进行扩建,新增烈士纪念广场、烈士公墓等设施,安埋(放)了上千位烈士遗骨。烈士纪念馆也在这时开始筹建。“不容易!不容易!”回忆起筹建纪念馆的经过,阮开友动容地说。

“我当了17年兵,对军人对英烈有着格外的感情,因此我带着责任和使命去筹建纪念馆,当时就下定决心,不管怎样都要把纪念馆建好。”阮开友回忆说,那个时候条件有限,关于英雄烈士的资料很少,他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各地方志办查资料,去老百姓家里找资料,核对烈士档案,“很多烈士牺牲时根本没有照片,为了更完整展现烈士的风采,我们通过烈士家属的描述,找来专业人士将其画出来,方便后人瞻仰。”

1990年,绵阳烈士纪念馆建成并对外开放。

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走进南山公园,一排排松柏青翠挺拔,肃穆庄严。沿着笔直的大道前行,一会儿便能看到绵阳烈士纪念馆。“丹心辉蜀土,魂归故里,丰功伟绩著千秋;碧血染涪江,气壮南山,大节英名传万世。”这副对联悬挂在绵阳烈士纪念馆两侧,大气磅礴,形象生动展现了绵阳英烈的无私与伟岸。

绵阳烈士纪念馆建筑外观为八角仿清古建筑,赫然伫立在南山上,成为山上最醒目的存在。自1990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每逢节假日,尤其在清明节前后,前来瞻仰、祭扫的社会各界群众络绎不绝。目前,绵阳烈士纪念馆已经成为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市民在这里感受历史沧桑,聆听英烈故事,自觉接受爱国主义、革命传统、中共党史、国防等教育。

2008年地震后,纪念馆展厅重新规划设计布展,由展示大厅、后厅两部分组成,以图片、文字、雕塑、实物等方式,呈现了绵阳地区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到2008年大地震期间的革命与建设历史。此外,展示后厅墙面还镌刻了8740名绵阳烈士的英名。

“纪念馆从2008年修整后,已连续使用超过10年,在空间设计、展陈形式、展陈内容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落后、老旧。今年5月,绵阳市启动了烈士陵园维护提升工作。”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张永志介绍。

纪念馆崭新亮相

经过维护提升,纪念馆迎来了全新的改变。记者看到,整个纪念馆展厅按照历史的发展进程,共分为四个篇章,分别为1919-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49-1978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78-2012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2012年至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每一篇章特色鲜明,展现了绵阳英雄烈士们为国为民的精神。

“我们经历了十多次修改调整,从前期设计到展陈内容等各方面都反复斟酌,才形成了最终的方案。”张永志说,升级改造后的纪念馆坚持以史现人、以人现史的布展原则,在视觉呈现上调整室内灯光布置,改变原展厅色彩单调的视觉体验;在展示手段上增加了圆雕、浮雕、场景还原、LED屏、投影等多种方式,增强参观展厅的体验感和参与性;在空间布局上进行局部调整,使布局、参观动线更加合理;在展陈内容上进行深度挖掘和研究,丰富展示层次。“为了丰富展陈内容,我们还面向全市征集英烈遗物。目前,征集来的物品都放在了纪念馆里。”他说。

时代变迁,薪火相传。历史渐渐远去,但革命烈士的精神熠熠生辉。在烈士纪念馆里,我们看到了王右木、刘稚林、郭永怀、兰辉等等耳熟能详的名字,感受到了长征精神、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三线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每一个生命都那么鲜活有形,每一种精神都蕴藏着撼人心魄的感动,这些都是无数绵阳英烈们留给后世最宝贵的财富。

新闻推荐

个人账户信息缺失尽 快去更新和完善

本报讯(绵阳日报社融媒体实习记者岳坤)10月13日,中国银行绵阳分行、中国建设银行绵阳分行、中国工商银行绵阳分行值守“政风...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