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条式服务助力“硬核成果”转化为“爆款产品” 科技创新杠杆撬动绵阳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郭若雪)“叮叮叮!”大屏幕上,高新技术企业、产业联盟、创新平台、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及创投机构等相关人员接连上线……日前,2021年度“戎易汇”技术交易系列活动第四期——先进制造与工业自动化专题线上发布对接会举行。
项目发布环节,来自赛欧德常温冷定型高速瓦楞纸板生产线、跃纳科技无人飞行平台、硅碳负极项目、聚醚醚酮树脂产业化项目、新型材料——钼晶体项目等5项成果及国家两用技术交易中心需求库提供的5项先进制造与工业自动化技术需求逐一发布,为企业寻觅推广合作机会。
让一个个“沉睡”在实验室内的“硬核”成果转化为市场“爆款”产品。“常态化开展对接会是我们为‘创新链’与‘产业链’搭建对接‘桥梁’的具体举措之一。”国家两用技术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在全国各地已建立6个分中心,资料库已累计收录各类成果30000余项、相关企业13000余家,征集企业技术创新需求2900余项,吸纳评估评价师及各类专家1500余人,技术交易额达20多亿元。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绵阳市坚持科技立市、创新强市,以服务国防建设为基础,以协同创新为重点,加快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高地,进一步擦亮科技城“金字招牌”。
从高校到企业,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科技成果转化正为绵阳市高质量发展“转”出源源不断的新动能。如何为广大科技型企业清除“拦路虎”,搬开“绊脚石”?绵阳市打通“堵点”“难点”,不断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丰富完善科技金融服务,推进科技与金融高效结合,开通科技成果落地生金“直通车”。
据介绍,自2012年设立以来,绵阳市科技金融风险补偿基金规模从最初的200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7000万元,合作银行也由当时的1家增加到现在的5家。截至今年6月末,5家合作银行累计为绵阳市102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贷款,贷款金额突破80亿元,基金放大12.26倍。
创新主体是创新活动的直接承担者,其活力动力直接决定创新发展的整体效能。近年来,绵阳市持续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质量双提升行动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提质增效工程,着力培育更多优质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
一组数据中,可以窥见绵阳培育创新主体的决心:2020年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6家,总数达到446家,认定申报数、净增数与通过率均创历史新高,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375家。
“从支撑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孵化,到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再到遴选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研究开发能力强、成果转化效益好、高成长性的企业,重点引导和支持其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对科技型企业进行全生命周期的帮扶,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链条式服务”机制。
近日,在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新厂区内,施工人员正在忙着安装设备、铺设电缆。这是年产5200吨高频高速印制电路板用特种树脂材料产业化项目现场,生产的新型材料在5G通讯场景中有良好应用前景,项目尚未投产已收到近2000万元的订单。
在技术创新背后,是绵阳市对创新主体的清晰认知:高校和科研院所是创新的基础力量,在创新源头供给和人才供给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企业是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
为此,绵阳不断优化政策,一方面提升绵阳对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的招引培育力度,一方面打通各创新主体间的“壁垒”——组建由龙头企业牵头、科研院所和高校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
以东材科技为例,得益于驻绵科研院所在技术和设备方面的支持,2020年其投建的特种聚酯薄膜生产线净利润超过1.7亿元,而新启动的特种树脂材料可满足5G通讯各种应用场景的性能需求,需求同样非常广泛。
新闻推荐
日间照料中心村民们在日间照料中心用餐□徐宁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杜畅文/图白露过后,游仙区忠兴镇凤凰村日间照料中心又...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