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落地后,新学期有何新变化? 学生作业少了 课堂质量高了

绵阳晚报 2021-09-15 11:03 大字

涪城区杨家镇小学开展课后延时服务(图片由杨家镇小学提供)

今年7月,中办、国办发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各地严格落实。秋季开学近半月,“双减”政策在绵阳市中小学校陆续实施,学生、老师和家长作为这场教育改革的当事人该如何适应和转变,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蓝怡实习生曾晨

>>>学生作业明显少了

蒋欢的儿子在游仙某公立小学上二年级,得知“双减”政策实施,她的第一反应是:“终于松了一口气!”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蒋欢解释,因为再也不用为儿子报培训班犯愁了。

六年级学生文媛并不懂什么“双减”,但她开心地告诉记者,这学期作业少了很多,每天有时间看自己喜欢的课外书了,周末有更多的时间参加户外活动。文媛的爸爸文中华坦言,以前孩子回家,作业经常写到九点过,然后再匆忙洗漱睡觉,这学期回家明显感觉作业少了。

记者采访了解到,今年秋季开学,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城区还是乡镇,绵阳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都陆续开始实施“双减”政策,同时还有“五项管理”,即手机、睡眠、读物、作业和体质,这也是落实双减政策的一个出口。

>>>减负不等于减质

孩子作业少了,学科类补习班没有了,一时间部分家长有些不适应。

面对家长们的焦虑和不适应,成绵路小学校长李蓉表示,这是正常的,家长要转变观念,减负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减少老师的工作量和孩子的学习量,其实孩子们学习的内容不变,相反对老师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出更高要求。绵阳南山中学双语学校校长彭俊杰认为,“双减”工作要从量上减下来,从质上增上去。“贯彻落实‘双减’和‘五项管理’,要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减负不减质,让孩子们轻装上阵。”绵阳中学英才学校校长赵前程说。

教育是学校、社会、家庭三方的事,缺一不可。“双减”政策和“五项管理”的出台,让优质的家庭教育变得更加重要。李蓉建议,家长要配合学校做好“双减”工作,要在老师、学校的引导下逐渐转变思想,正确认识素质教育的含义,不能唯分数论,要科学看待孩子生长发育成人成才的规律过程,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比如,小学一年级,家长会抱怨孩子连一横都写得不直,可是家长并不知道一年级的孩子可以握笔多长时间,对于他们来说刚开始写字要想横平竖直其实很难,这需要一个过程。”李蓉说。

>>>各个学校严格落实

仔细梳理不难发现,减负增质是严格落实“双减”政策方式,记者了解到,开学后绵阳市各个学校都出台了相应的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

涪城区杨家镇小学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减负”工作领导小组,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还把落实“双减”纳入绩效考核,作为职称评聘、表彰奖励的重要参考。

绵阳中学英才学校要求老师多听课评课,认真备课,从源头上保证课堂高质量;关注作业质量,从“布置作业”走向“设计作业”,优化内容,落实批改;根据作业反馈调整教学重难点,严控教辅资料使用,让学生做有效作业。

绵阳第一中学政教处主任陈震廷提倡课堂导学练,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坚持少讲多学、精讲多练、互动学习,坚持时间最大效益化原则,教师要设计好每堂课,让每名学生都在课堂中听懂学懂。

新闻推荐

打造科技城文化名片

本报讯(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李灵越)日前,市政协副主席郭兴林带领市政协相关专委会和部分市政协委员等,对市政协七届六次会议...

绵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