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第九届科博会“云展馆”24小时不打烊 2200余件展品云上看
数说第九届科博会“云展馆” 创新引领馆禅思L1
轻质长航时太阳能无人机系统HDJS-V22SE。天津华鼎科技供图
9月8日零点,由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封面传媒承建的第九届科博会“云展馆”正式上线,来自海内外共计577家企业的2200余件展品集体亮相。除了这些展品,本届科博会还有哪些关键数据?
577家
企业单位共襄盛会
自2013年创办至今,科博会已连续在绵阳举办至九届。8日开幕的第九届科博会,除了举行开幕式外,还将举行3大重磅论坛。其中,主论坛为中国(绵阳)科技城创新发展论坛,两个分论坛分别是新材料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和新型显示产业创新发展论坛。据了解,至少有10余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将在3场论坛上展开高层次对话和深层次的理论研讨。
本届科博会“云展馆”主要围绕核技术应用、新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包括1个云展序厅、4大主题展馆和14个展区,577家参展企业主要来自14个国家和国内21个省市,参展展品共计2200余项。其中,精品展位企业56家,精品展品64个。
走进合作共享馆,主宾国匈牙利和国际交流合作两大展区映入眼帘,来自全球14个国家的大型跨国企业、国际知名企业和世界500强企业聚集于此。而物联网、北斗技术、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成果,则汇聚于科技赋能馆,450项展品分布在防务装备、智能制造、电子信息3大展区,精彩纷呈。
7大创新
赋能“云展览”
继承建第八届科博会“云展览”后,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封面传媒再次成为第九届科博会“云展览”的唯一技术服务商。
“今年的‘云上科博会”将迈入2.0版本。”封面传媒相关负责人表示,与去年相比,此次云展览首次将4项新技术,运用到了7大创新中。
据介绍,本届云展览从策展逻辑、展览形式、展示内容、互动融合等7个方面进行了创新升级。在这七大创新中,首次在云展中实现全景VR+3D模型+动效的融合,让展馆更加灵动;首次在精品展位将多个三维互动模型和场景形成串联,使参展的微观材料展品和巨型展品能直观呈现;首次将3D场景、2.5D视图、虚拟模型等多种形态进行融合呈现,让展览形式更丰富,拒绝视觉疲劳;首次在大型科技“云展览”上实现展位智能搜索,方便用户观展时实现精准触达。
这7大创新与4项新技术的应用,让第九届科博会“云展览”在视觉冲击力和科技体验上有了大幅提升,这也更好地契合了本届科博会主题中的两个关键词:创新引领与科技赋能。
去年,第八届科博会“云展馆”仅上线3天,便吸引2000多万人观看。今年又将有多少人观展?观展时长有多久?哪个展品更吸引眼球?更多科博会数据,让我们拭目以待。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王越欣
本届科博会“黑科技”看过来
禅思L1:
最远能拍清450米外树叶
“最佳状态下,450米远的树叶都能拍得一清二楚。”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带着激光可见光融合负载——禅思L1,亮相9月8日零点上线的第九届科博会“云展馆”。
“简单地说,就好比无人机把激光雷达带上天,可以实时实现三维建模。”作为大疆在四川和西藏的总服务商,成都九江伟业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经理马志强告诉记者,禅思L1集成Livox激光雷达模块、高精度惯导、测绘相机、三轴云台等模块,搭配经纬M300 RTK和大疆智图,形成一体化解决方案,轻松实现全天候、高效率实时三维数据获取以及复杂场景下的高精度后处理重建。
马志强说,禅思L1就好比相机的镜头一样,其中激光雷达模块每秒钟能发出很多个光点,光一旦遇到物体后反射回来,便能获取到这些位置信息,“画”出一张带有距离信息的大型点阵图,“利用这些测量数据,通过技术手段就能对实时立体的景物进行还原。”
“最佳状态下,450米远的树叶都能拍得一清二楚。”马志强举例称,禅思L1能为工业测绘和应急救援等带来极大的便利。比如某地突发泥石流,造成与外界联系中断,使用禅思L1产品,大概十多分钟就能看到灾害发生核心区的实时状况,在实时生成的点云上,还能完成点、线、面的测量及标注,帮助作业人员快速获取目标的位置与尺度,第一时间为救援队伍的决策研判提供参考依据。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陈远扬
太阳能无人机:
续航可长达8小时
超长续航8小时,使用太阳能的无人机你见过吗?在9月8日零点上线的、由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封面传媒承建的第九届科博会“云展馆”中,无人机成为一大看点。不仅有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纵横无人机技术有限公司等无人机行业“领头羊”携最新产品参展,同时,天津华鼎科技有限公司也带来了轻质长航时太阳能无人机系统HDJS-V22SE。
据悉,该无人机系统搭载的是华鼎科技自主研发的HIT薄型高效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续航能力可达8小时,一个任务架次直线距离可达500公里至1000公里。
该无人机采用固定翼结合四旋翼的复合翼总体布局,大大增强了其环境适应性,无论是山区、丘陵还是丛林,抑或是复杂地形和建筑物密集的区域,该无人机系统都能顺利作业。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肖洋 席秦岭
新闻推荐
清除“拦路虎”搬开“绊脚石” 绵阳市开通科技成果转化“直通车”
本报讯(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郭若雪)今年4月,随着首台国产医用回旋加速器在绵阳市科学城医院投入使用,发达国家对这一核医学...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