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以为质
与“仁、礼、君子”等相比,“义”在《论语》中出现不算多,只有24次。但“义”的重要性却不可否认,甚至不亚于“仁、礼、君子”,也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观念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是个人道德修身的价值取向。我们常说“义无反顾”“舍身就义”“义不容辞”“礼义廉耻”,等等。有人把“义”看作德之首,如果说一个人不讲义气、不仁义,就是在私德上有重大问题,就会为人不耻。“义”也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范畴,是孔子的一个重要思想,一个核心价值观。
◎王晓阳(绵阳)
一
什么是“义”?孔子在《论语》中并没有直接解释,我们先看《说文解字》的解释。“义”,繁体写作“義”,从羊从我。羊是祭品,我是武器,本义为军队威武的出征仪式,引申为公正合宜。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义之本训为礼容各得其宜。礼容得宜则善矣。……从羊者,与善、美同意。”也就是说,“义”在字源上与善、美同意,逐渐演进为道德修养的基本准则,即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
但到底什么是公正合宜,公正合宜以什么为标准,却又比较模糊。不像儒家其他伦理道德范畴“仁、礼、智、信”等那么具有相对明确而具体的内容,比如,仁是爱人,礼是礼仪、规矩,智是知识、智慧,信是言而有信、信守承诺。
在《论语》中,孔子常常把“义”与君子联系起来,认为“义”是君子人格的标志,是君子的本质规定。在《论语·卫灵公》中,孔子提出: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在这里,孔子讲了君子的四个标准:“义、礼、孙、信”,意思是,君子以义作为本质,按礼的规定行事,用谦逊的态度说话,用诚信取得成功。其中,“义”是根本,其他“礼、孙、信”三个方面是手段。这说明一个真正的君子,是优秀道德品质的集合体,其中义是首要的、本质的,表现在外面的行为是礼,有高度的文化修养;然后是态度,非常谦逊,不自满,不骄傲;最后是诚信,对人对事,处之有信,言而有信,自信而信他人。在《论语·阳货》中,孔子将“义”置于君子为人非常重要的位置,提出“君子义以为上”。
“义”是一个人特别是君子行为处事的标准。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按朱熹的解释:“适,可也。莫,不可也。无可无不可。”也就是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有一定的主张非要怎样不可,也没有一定反对的东西,一切行事只求合于义。即不以自己的好恶为标准对待天下事物,而是看其是否正当合理,如果正当合理就顺从,就去做,如果不正当合理,就反对,就不去做。
在孔子看来,“义”还是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如果说君子是孔子崇尚的人格,那么,小人则是孔子反对的人格。在《论语·阳货》中,孔子说: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意思是,只有女子和小人是难以相处的,亲近他们,就会没大没小,就会无礼,疏远他们,就会报怨。这段话一直有争论,也受到现代很多人的批判,认为孔子有轻视妇女和基层民众的思想。
二
在《论语》中,孔子还提出了如何正确处理“义”与“利”“义”与“勇”等关系的问题。
在《论语·里仁》中,孔子说: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这是《论语》中比较费解的章节。其中的关键是对“君子”与“小人”、“义”与“利”的理解。经过宋明理学后,在某些学者心中,“君子”与“小人”“义”与“利”成为一对绝对对立、非此即彼的观念,道德高尚的是“君子”,道德低下的是“小人”,“利”是人欲,必须“灭”掉,才能保存天理(礼义)。
但在孔子时代或者在他之后较长的时期,“君子”与“小人”并没有那么对立,有时是指人的位置的不同,“君子”指国君和官吏,“小人”指普通老百姓。如果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孔子这句话:因为“君子”知道“义”,面对利益时知道该不该取,以“义”为标准决定取舍;而“小人”可能不知道“义”,只懂得利益。
“君子”“小人”在这里并没有道德上的高下之分,“小人”们地位低下,条件较差,常常迫于生计,取利也无可厚非,总不能让他们饿着肚子去讲“义”吧。《管子》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清代学者焦循在《雕菰楼集》讲:“儒者知义利之辨而舍利不言,可以守己而不可以治天下之小人。小人利而后可义,君子以利天下为义。”也就是说,儒者知义而不谈利,这只可以对自己要求,不可能要求天下普通人也这么做。普通人只有满足了利才可能知义,君子以天下作为大义。
在孔子那里,“义”与“利”也不是那么对立的,他虽然“罕言”利,但并不讳言利,只是反对见利忘义。南宋永嘉学派叶适等人提出“义利并举”,是对宋儒程朱学派的纠正,实在是难能可贵,正是这一脉思想,影响并产生了二十世纪后叶的“温州模式”。
在《论语·阳货》中,孔子在回答子路提问“君子尚勇乎?”时讲到“义”与“勇”的关系。孔子说:
“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孔子认为,君子以义作为最高尚的品德,如果君子只是有勇而无义就会犯上作乱,小人只是有勇而无义就会偷盗。
由此可以看出,“勇”不是乱为,不是天不怕地不怕,也不是简单的不怕死,而是一种战胜自己、克服私心的勇气。同时,“勇”的前提还必须符合“仁、义、礼、智”,才算是真正的“勇”,否则就是“乱”。就像我们现在一些官员,“不作为”固然值得批评,但“乱作为”也要制止,“乱作为”有时候比“不作为”后果更严重。“作为”必须符合发展实际,必须符合公共利益、人民利益,不能是为了自己的私利或为了自己的政绩。
孔子对单纯的“勇”是不赞成的,所以最爱表现“勇”的学生子路经常受到他的批评。孔子在这里,把“勇”“义”联系起来看,必须以“义”为标准,在《论语》其他地方,他还把“勇”与“礼”“学”联系起来,“勇”还要受“礼”“学”的限制,在《泰伯》中孔子说“勇而无礼则乱”,在《阳货》中孔子说“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恶勇而无礼者”。
在《论语·为政》中,孔子提出:
“见义不为,无勇也。”
意思是,见到应该做的正义事情,却不做,就是怯懦。“义”和“勇”都是儒家有关塑造高尚人格的规范。符合于仁、礼要求的,就是义。“勇”,就是果敢、勇敢。但是,“勇”的前提必须符合“仁、义、礼、智”,才算是真正的“勇”,否则就是“乱”。“见义不为”是从否定的角度在说,从肯定的角度上说,就是“见义勇为”,这也是后世的一个常用成语,意思是,只要符合“义”的事情,就要勇敢去做,也就是常说的“义无反顾”。
三
“义”也是处理君与臣、君与民关系的准则。
在中国传统社会,为官从政大概是君子实现理想抱负和人生价值的主要途径。“学而优则仕”,孔子鼓励君子为官从政,承担社会责任,努力为大众服务。同时,孔子认为,入仕为官必须遵循义的原则,在《论语·微子》中,孔子提出:“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据《论语·微子》记载,孔子说这个话是在周游列国、四处碰壁的时期。落单的子路遇到一个老人(实际上是隐士),老人指责孔子师徒“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认为,世道混浊,不应该入世做官,应该像他们一样避世做隐士。孔子让子路回去对老人的儿子转述他的话:
“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意思是,不做官是不义的。长幼间的关系既然不能废弃,君臣间的关系又怎么能废弃呢?想要自身清白,隐居避世,却破坏了根本的君臣伦理关系。君子做官,只是为了实行道义。至于道义行不通,早就知道了。
孔子虽然尊敬这些洁身自好的隐者,但他认为,隐居山林是不对的,抛弃了君臣之伦。自己虽然知其不可为,但仍要坚持为之,坚守君臣之义,不计较成败得失。从这点上讲,孔子的境界要比隐者高,如果天下人都去做隐者,国家社会那些事情谁去做?天下糜烂,需要有识者有志者去收拾,儒家的可贵精神就在这里。康有为在《论语注》中用了一个很贴切的比喻,他说,君子之所以坚持努力奔走,因为有不忍之心,行救民之义,正如亲戚有病,虽然知道治不好了,但仍然奔走求医求药努力救治。从康有为举的例子可以得出结论:既然,父母生病,作为子女不可以不管,国家社会有病,君子又焉能置身事外?
在《论语·先进》中,鲁国季子然与孔子讨论子路、冉求是否算是“大臣”,孔子说:
“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孔子提出,所谓大臣,是以道义侍奉君主,如果行不通,宁肯辞职不干。他虽然认为子路、冉求还不算大臣,只能算是有才干的“具臣”(办事大臣),但他还是肯定了子路、冉求有做臣子的大义,有自己的底线,即绝不会同意杀父亲、杀君主的事,不会赞同犯上作乱。而那些不守君臣之义的奸臣、佞臣只知道阿谀奉承,没有任何道德原则,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四
“义”不只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实践。
孔子自己也是躬身实践,坚持守义。他在《论语·述而》中说: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不是不追求富贵,只是不追求通过“不义”也即不正当手段而得到的富贵,认为那种富贵正如天上的浮云一般,不实在,不长久。在用不正当手段追求富贵与贫穷之间,他选择后者,所以才能安贫乐道,才能在吃粗粮、喝冷水的穷困环境中安然处之,自得其乐。
行“义”是人生的价值所在,在富贵与“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义。在孔子看来,一个真正的君子,一生在意的是对高尚的“道”的追求,“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只要感悟了道,人生就了无遗憾,是故“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
当然,不是说吃粗粮、喝冷水、以胳膊当枕头本身就是快乐,而是内心自有快乐的来源。正因为有精神追求的快乐,所以,物质条件的欠缺就不以为意了。如果物质追求就是目的,在这种条件下肯定是没有快乐的。孔子的“乐”早就在《论语》开篇《学而》中就说了: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成为后世不少清正廉洁之士的座右铭。但有时候往往也成为一个书法作品摆设在客厅、书房里,真正实践的并不多。反之,追求名利者如过江之鲫,真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孔子的这句名言成为一些人的遮羞布、障眼法。
孔子在《论语·里仁》中慨叹“未见好仁者”,反问“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同样,能够“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的人,孔子也“未见其人也”。说明“义”和“仁”“礼”等道德标准一样,真正躬身践行者并不多。唯其如此,孔子才大力提倡、呼吁。
在君子中,“义”虽不显,但后来似乎有些下移,江湖上、社会上倒是大兴起“义”来,成为江湖社会的最高行为准则,讲义气的人被人佩服、敬仰,如《水浒传》中的宋江。“义薄云天”的人往往为人称道,比如三国时代的关羽,就是“义”的化身。然而,缺乏君子等社会精英阶层的实践、示范,“义”的品格逐渐低下,国家之大义淡出,有时成为一种人身依附、小圈子规则、只图恩怨情仇的盲目狭窄之小“义”,甚至与国家法律、社会公德相冲突,这就大失“义”之原旨了。
(本文内容综合自作者新著、四川大学出版社2021年6月出版的《论语读记》,发表时因篇幅所限有删节。)
新闻推荐
已改造的海峰苑小区教师公寓小区改造现场老旧小区改造按图施工本报讯(刘庆红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杜畅文/图)连日来,游仙区...
绵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