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变果林遇仙村农旅融合雏形初现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敏
“现在我们发展有杂柑近3000余亩,山头那边的荒坡目前正在平整,到时产业规模将进一步扩大!”8月23日,站在绵阳市游仙区小枧镇遇仙村的观景平台上,村党总支书记邓长清手指着原登仙村山头对记者说道。
从观景平台放眼望去,漫山坡的柑橘林一望无际,累累青果挂满枝头。
遇仙村是由原玉龙村、登仙村合并的新村,面积8.87平方公里,辖11个农业合作社,现有农户980户2376人。全村利用大林湾荒山,以种植新品种柑橘为主导产业,从零星种植到连片成规模,从杂树杂草丛生到柑林成片,从零散销售到观光采摘和网上销售、冷链物流成体系,再到如今“山湾农庄”农旅经济综合体初见雏形,遇仙村的致富之路越走越宽。
节水灌溉增效增收
遇仙村属于丘陵山区,自2017年绵阳市玉青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开始在山坡上开荒种杂柑。然而灌溉设施和水源缺乏是山地果林面临的棘手问题。
“原先都是‘靠天吃饭’,遇到天干就发愁。山地种植,下地开沟、浇灌,很费劳力。”邓长清介绍,随着在山坡、半山坡等灌溉条件差的地方推广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只需 一两个劳动力就可轻松完成山地果园的灌溉施肥任务,大大节省了劳力。
随邓长清进入果园,当地建设的水肥一体化管道如毛细血管般分布开来,田间沟渠畅通,道路成网。
“我们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同步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在遇仙村推广节水灌溉1000多亩,不仅提高了灌溉水利用率,还带来了增产、增效等多重综合效益。”游仙区农业局农田建设股股长孟照山讲道,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代替了果农繁琐沉重的施肥作业,有利于标准化栽培,促进果农增收。
数据显示,从2017年至2020年底,遇仙村800余村民通过种植柑橘实现增收,10多户种植大户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人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
打造农旅融合综合体
遇仙村围绕水果、蔬菜产业的动作不止于此。在柑橘产业园旁,两幢崭新的钢结构厂房屹立于群山之间,1000余平方米的冷库和现代化深加工厂房进入调试阶段。
据了解,遇仙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与社会公司跨组织合作,投资500万元新建冷库和深加工厂房。邓长清介绍,建成后遇仙村可以对水果、蔬菜的价值进行挖掘,通过品牌打造,精选、包装、配送等,延长产业链,增加遇仙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此外,遇仙村结合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对全村农房进行统一风格打造,不断提升村容村貌。同时,保护好大林湾山脉错落别致、环抱相连的“聚宝盆”原始形态,以农旅融合进一步带动周边地区百姓增收。
邓长清说,如今的遇仙村春可赏花、夏可避暑、秋可摘果、冬可游乐,村委会还在筹备采摘节、果王大赛等大型活动,吸引城里人来摘果、吃农家饭、体验农事生活,让遇仙村成为广大市民体验乡村乐趣的理想目的地。
新闻推荐
本报讯(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谢艳)在四川省其他市州无成功变更住房公积金贷款债务人经验的前提下,绵阳市于今年8月26日成功...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