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记》选载之四 五十而知天命
□王晓阳(绵阳)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注释】
①有:同“又”,古代计数法,在整数和零数之间加“又”表示。
②立:懂得了礼,所以站得住。
③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④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物发展规律。
⑤耳顺: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
⑥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心,随心。逾,超越。矩,法度、规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懂得各种礼节能够自立于社会,四十岁掌握各种知识能够不被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如何把握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违反礼制规矩。”
【读记】
这一章相当于是孔子从十五岁到七十岁的一个极简的简历,也是孔子自述他学习、修养和成长的过程,这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思想境界、知识学养逐步提高的过程。说这话的时候,孔子显然已超过七十岁了,孔子一生活了七十二岁,这句话也可以看成是他离世之前对自己一生的回顾与总结。
孔子整个为学的过程大概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十五岁,立志学习,明确学习的方向,到三十岁,掌握了各种礼仪,人格也逐渐成熟,能够自立于社会。这是孔子为学的第一阶段。这里要注意十五岁这个年龄阶段,古代很多平民到十五岁就停止接受教育,开始劳作了,现代有些人也是这样,初中毕业甚至小学毕业也就不读书了,打工去了。而孔子在别人都离开学校后,继续求学,而且一生“志于学”,终身学习,这是常人所不及的。
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对外界一切事物渐渐明白了它们外在、内在及运行的原理而没有多少疑问了。这是孔子为学的第二阶段。
五十岁,既看到了自己一生的来路和归途,也懂得了事物自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懂得了事物也包括个体的可能性和有限性,甚至可以与天、与自然规律对接、对话,达到“人不能知,惟天知之”的高境界。这是孔子为学的第三阶段。
六十岁,外在的各种言论意见,不管与我相同的还是相异的,不管是赞同我的还是反对我的,我都能正确对待,知道它们何以为是、何以为非,明白其中皆有“天命”在支配,所以听起来都不会感到刺耳。《论语》后面提到的接舆、长沮、桀溺、荷蓧老人等隐士对孔子说了很多挖苦讽刺话,甚至说孔子是“丧家狗”,孔子都不生气,有时还点头称是。这是孔子为学的第四阶段。
七十岁,进入最高境界即“圣人”境界,他不用检点管束自己的欲望,但他的一言一行却不会违反礼制规矩,圣人内心自由与外界一切法度规矩自然相洽,内外合一,知行合一,天人合一。
钱穆在《论语新解》中认为,本章作为孔子为学的自述,用语虽然平实,但其中道理却深奥难解。一般人只能进入“志学”“立”与“不惑”的阶段。
至于“知天命”及其以上,则不是只靠用功努力就能达到,他告诫大家不要希望过高,以为人人都可以达到,那样可能会流为乡愿,成为无忌惮之小人。虽然不能达到,但心中应该知道有这样的高境界。
其实,对于常人来说,重要的不是一定要达到孔子的几个阶段,或者某个阶段(当然,能够达到更好)。重要的是要像孔子那样一生不断修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活到老,学到老,一步步向更高的境界前进。其他人不能机械地按孔子这个年龄阶段来划分对照,孔子这个阶段的划分,既不是其他人达到某一个阶段骄傲的理由,也不是其他人不能达到某一个阶段的借口。
孔子多次谈到“命”“天命”“立命”“正命”,本章中如何理解“天命”是个难点重点。孔子相信天地间有一种非人力所能控制的存在,即“天命”,但孔子及儒家对“天命”不是听天由命,被动服从,任由命运宰割,而是“知天命”,知道有这样一种存在,认识自己的局限性和可能性,从而尽可能去把握它,不怨天,不尤人,不悲观,不放弃,尽力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承担自己的责任,完成自己的使命,就是“安身立命”,就是“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由于“天命”这个命题哲理性太强,现代许多《论语》注本只是简单翻译一下就不再纠缠于对“天命”的解释。笔者以为,以哲理见长的李泽厚的《论语今读》把这个命题解释得很好,有兴趣者不妨去看看。
(本文选自《论语读记》,王晓阳著,2021年6月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
新闻推荐
画最美同心圆聚最强正能量 市委统战部开展“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史”专题学习研讨
本报讯(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李灵越)6月17日,市委统战部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专题学习会,开展“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史”专题学习...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