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凌云始道高 解读何增鸾自选文集《云溪山夫集》

绵阳日报 2021-06-13 07:38 大字

□李清锐(绵阳)

盐亭文坛“盟主”、学者、诗人何增鸾先生,已近米寿之年,自几年前封笔后,花了三年时间将毕生诗文检点整理,归类选本由文汇出版社出版《云溪山夫集》,给自己的文学人生做个总结。“云溪”系盐亭县城所在地“云溪镇”,得名于诗圣杜甫的名句:“马首见盐亭,高山拥县青。云溪花淡淡,春郭水泠泠。”“山夫”即先生笔名,意为山野村夫,亦为先生寓所名“山夫邨”。

这个选本汇集,择其精要作品,在已发表的诗文中增删取舍,那些应时应景之作不再保留。何先生不愿收入散佚于诸报刊的诗文,希望以后的编者就不再选编入集。先生自谦已选入集的作品也不一定都是读者喜欢的佳文美篇。他坦然,既然已经拿出手,就让时间和历史去检验。

从这本《云溪山夫集》,解读其人其作品,不外乎有以下这些方面的特点。

往大处讲,何增鸾主张文学创作讲求精、气、神的融合。“韩文如潮,苏文如海”,在创作实践方面,何增鸾对韩愈苏轼“心向往之”。何先生老年时期的作品底蕴深厚,中年时期的作品意博域广,青年时期的作品朴实稚嫩。《云溪山夫集》以“倒编年体”编成,十分罕见,饶有趣味。

诗歌是何增鸾文学创作中成就最高的。他创作的一系列“微型诗”,很能吸引人的眼球,有学者认为,这种“微型诗”很有元曲小令的胎记,是一种小巧精致,韵味十足的“袖珍诗品。”谈何先生的诗,需要平心静气,方能进入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仿佛“细数落花闲情在”,尤似“缓寻芳草幽趣多”。

何先生的古韵诗作,无论五绝七绝五律七律作品,皆属意境高峻,章法讲究,炼字磨词,入木三分,耐人寻味。如七绝《赞文同草书》“方寸砚池深似海,毫端忘却作州侯。草丛冷眼观蛇斗,走笔行云胜龙游。”诗人把文同的草书技艺的真谛跃然纸上。道出了砚端艺术的高深莫测,视名利如浮云,把书法学问当作人生追求,既素描草书艺术的龙游蛇行,又暗示社会与官场的纷杂缭乱。

何增鸾潜心研究乡党前辈文同,与人合作编著的《文同诗选》《文同研究》等,得到了众多文化名家的赞誉。已故著名作家克非对此有很高的评价:文同在中国的文化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可以称得上一颗闪耀千年的巨星。何增鸾等先生对文同的研究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和心血,资料的完备性和翔实性很难得,对今后的文同研究提供极大的方便。从事文化、文学、艺术的人,亦可从中得到借鉴的教益,得到高雅的艺术享受和领悟到美学方面的滋养。

何增鸾主编的《盐亭县志》,皇皇百万字,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获省级方志成果一等奖、国家级二等奖。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对《盐亭县志》的颁奖词评价称:“篇目结构科学合理,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文字精炼,较好地突出了地方特色;有较好的‘资治、教化、存史’价值”。绵阳学者张一璠先生认为,将来我们会有更多的优秀甚至杰出的科技类人才出现,但我们不易发现能耐得住寂寞和清贫胜任方志修撰的专门人才,更不用说名人大家之类。

作为盐亭文坛的“盟主”,何增鸾的创作成就和领导组织之功都十分显著。盐亭建县距今已有1600年历史,是古巴文化和蜀文化的交汇点。嫘祖文化、岐伯文化、文同文化、字库文化、红色文化世代传承,儒雅俊秀之士时有兴起者,至若唐宋以来的隐士思想家赵蕤、诗书画大师文同、现代历史学家蒙文通、革命先驱袁诗荛、当代著名女诗人王尔碑等,则为其中之翘楚。何先生乃文坛老将,虽年近九旬,文心尚在,著作等身,影响及于巴蜀。以其长者之风,文学之范,主持培育着盐亭一方文化沃土,乃深受众望的文坛“盟主”。在他的影响带动扶持下,盐亭作家协会活跃着一批风头正盛的文艺创作人才,形成了阵容可观的盐亭作家新生代及盐亭籍作家群,他们如同“文学高墙上的蜘蛛侠”,只问攀登不问高,用创作的精品传承讴歌伟大的时代。

我们有这样的期待,若干年后,如有人要重写地域文学史、中国文学史,我相信,何增鸾和他所带领的“盐亭作家群”,会有经典流传的精彩华章。

新闻推荐

绵阳玮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忠兴镇酒店村1.4万头生猪养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信息公示

一、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全文的网络链接及查阅纸质报告书的方式和途径网络链接:https://www.mala.cn/forum.php?mod=...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