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使者 读邓开明诗歌有感
□何琴英(绵阳)
清晨,坐在木门洞开、竹帘婆娑的会议室内,对面一位眼神澄澈、明亮又坚毅的男士显得与众不同。他安静地坐着,“邓开明”三个字的座牌摆放在他面前,一种洁净的气息从他身上悄无声息地弥漫开来。
邓开明,笔名青豪,一所初中的校长,繁忙的教学和管理之余,热爱文学创作,喜欢诗歌,有大量诗篇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
读完邓开明诗歌作品小辑,让我深感诧异的是,一位校长诗人,笔端流淌的却是少男一样的情怀、霞光一样的温暖。
读完邓开明的诗作小辑,那纯美如天籁的诗品,就像在晨光中面对木门坐着的作者一样,让人惊喜又意外。很难从光怪陆离的现代诗歌里感受到汉语诗歌这样的尊严、骄傲和属于自己的美感。
“正”,是邓开明诗歌的第一个特点。他的诗歌会带你看花开、凝相思、穿晨雾、听山泉,会带你觅乡音、赴奋斗、追理想、寻桃源。他的诗困惑中有偷笑(《春天偶感》)、相逢便如火一般熊熊燎原(《心的呼唤》)。在他的诗歌世界里,有美丽动人的万物、有昂扬勃发的斗志、有心贴心的温暖,但是却决没有欲望的放纵宣泄、没有惺惺作态的无病呻吟、没有刻意模仿的歇斯底里。读他的诗歌,总让人觉得是走在一条越走越宽的人生大道上。
“真”,是邓开明诗歌的第二个特点。真实是艺术的生命。邓开明的诗歌是借由外部世界映照、沉淀,从其心灵深处流淌出来的声音。因为求真,便没有浅薄地赶时髦,没有在各种“主义”里去打滚绕自己、吓别人,这使得他的诗歌更见格外动人和尊贵。
“纯”,是邓开明诗歌的第三个特点。他的诗歌没有碎片化的灵魂撕裂,他抒写青春、理想、梦幻,有历史、有思索,满纸流淌的是山泉涧水一般的真情真意荡涤读者内心。
“美”,是邓开明诗歌的第四个特点。邓开明用简单的文字、用我们熟悉的莲花、红叶、风筝、金麦穗、油菜花等意象,在音韵、情韵、意蕴的回环往复里创造出灵动、清纯的诗意之美。
这种正、真、纯、美,让人想起严羽《沧浪诗话·诗辩》中所言:“入门须正,立志须高。”想起曹丕的《典论·论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想起《毛诗序》:“诗三百,一言以蔽之,诗无邪”。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心灵的家园。千百年来,它参与培育了也应该继续参与培育中华民族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
邓开明的诗歌正是没有拿支离破碎的所谓“现代性”来肢解汉语、伪饰情感,正是走在中华民族自己的审美范式上,他赤子情怀的一字一句才如此让人动心动情,才还原了诗歌对心灵的清洁、滋养和抚慰。
“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
诗人邓开明,正是以继往圣绝学之心,以“还世间清明一片”之志,以“胜利的凯歌/奏响在辽阔的中华大地”为愿景(《盛事华年歌》),“乘着诗兴”,将教育、文艺相结合,像一个“春天的使者”,“挥舞长鞭/跃马纵行”(《春天偶感》)。
邓开明的诗,天生就该种植在培根铸魂的青青校园。如果让每一个成长中的少男少女们都能在这样的诗歌里汲取审美精神营养,相信孩子们的成长岁月便如甘霖浸心、春风拂面。
新闻推荐
本报讯(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李灵越)6月4日,市政协副主席兰劲带领市政协相关人员组成的督导组,对市政协七届六次会议重点提案...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