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

四川日报 2021-06-01 06:13 大字

他们是空间站的“精装大师”和“智能管家”

七部团队在天舟一号发射场。 本版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发射前准备工作。

设计师检验产品安装孔位尺寸。

●“我们不直接影响任务的成败,但却决定着航天员在太空驻留期间的幸福指数和舒适程度。”

●找技术成熟的优势单位学,从他国公开的技术资料和研究成果中学,甚至从科幻电影中找设计灵感。

●“我们和空间站的缘分,至少还要保持15年。到那时我们还没退休,能守护空间站直至退役。”

4月29日11时40分许,随着我国载人航天空间站工程天和核心舱成功入轨,中国空间站工程建设拉开了序幕。5月29日20时55分,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几经波折,满载物资从海南文昌发射场奔赴太空,精确进入预定轨道,给天和核心舱送去了充足的补给。而承担天和核心舱物资管理分系统研发的,就是位于成都龙泉山脚下的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七研究院,以下简称“七院”)的七部宇航室。

这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中首次进行系统性物资管理,也是来自四川的科学力量首次承研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分系统级产品。这个团队是如何从零开始,开疆拓土,在载人航天工程中站稳脚跟,让四川的科技力量在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中占有一席之地的?近日,记者走进七部宇航室,深度对话这群空间站的“精装大师”和“智能管家”。

□李波 王秀丽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莉莎

主角名片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七研究院第七设计部(简称“七院七部”)宇航室成立于2011年,目前成员平均年龄不到33岁,承研了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15个分系统之一的物资管理分系统。未来我国空间站在轨运行,全球人民通过舱内摄像机可以看到的,都是七部宇航型号队伍研制的空间站物资管理分系统产品。

﹃智能管家﹄

保障航天员在太空的﹃吃喝拉撒睡﹄

七院航天城内,七部大楼8层,一个狭长的写字间里,挤满了一群30岁上下的年轻人。专业书籍、资料、每人两块显示屏……他们的办公环境和普通写字间无异。如果不是事先了解,很难想象他们的工作内容与天宫空间站的“智慧大脑”和中枢——天和核心舱密切相关。

天和核心舱之于空间站,好比是大树的树干,其他的舱段都会安装在它的接口上,它也是航天员长期驻留的主要工作、生活场所。它供航天员工作生活的空间约50立方米,舱内配置了工作区、睡眠区、卫生区、就餐区、医监医保区和锻炼区6个区域。

在此次天和核心舱的研制中,七院七部承研了15个分系统之一的物资管理分系统,具体负责空间站所有物资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通俗地说,航天员在空间站吃什么、喝什么、找什么、缺什么,我们心中有数、一清二楚。”宇航室主任蒋琳说,“我们是空间站‘全屋定制’的供应商,我们研制的分系统就相当于空间站的‘智能管家’。”从桌椅到壁板、从工作支架到扶手……蒋琳说,今后空间站在轨运行,全球人民通过舱内摄像机可以看到的,基本都是宇航型号队伍研制的空间站物资管理分系统产品,在轨所有物资的使用都需要分系统的管理系统。

“我们不直接影响任务的成败,但却决定着航天员在太空驻留期间的幸福指数和舒适程度。”七部宇航产品结构设计主任设计师黄华政说。

空间站投入运行后,每批航天员驻留都在100天左右,他们在远离地球且封闭狭小的空间内,加上每天的科研任务,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空间站舱内除了要保证其生命安全,还需在适居驻留辅助支持方面减轻其心理压力。

如何给航天员提供独立、安静、温馨的睡眠区?怎样为他们提供隐私、洁净的卫生区?应该打造一个怎样的就餐区域?怎样为航天员提供失重环境下的身体限位、借力辅助解决措施?……这些都是分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

国际空间站上原来没有物资管理系统,而在微重力环境下,航天员每走一步都费劲,有时为了找一件东西,可能要花几个小时。因此,天宫空间站从建造伊始就要求打造一套智能化、自动化、数据化的物资管理系统。

白手起家

从﹃最年轻﹄分系统切入载人航天工程

在发射现场看着运载火箭腾空而起的一刹那,七院宇航项目技术负责人、53岁的陈粤海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10年前,从航天一院调入七院七部的那天起,其职业生涯就和分系统紧密相连。

2008年,七院七部挂牌成立。接下来的两年,正值空间站的关键论证阶段。为了给航天员打造宜人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匹配先进的物资管理系统,总体单位提出新增物资管理分系统。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五院、八院,是公认的载人航天工程一线单位,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研制经验。

航天工程必须万无一失,所以特别重视任务的继承性。传统领域都有研制单位,新手很难拿到入场券。是一个新系统的诞生,让七院七部找到了切入点,开始积极参与论证工作,然后拿出极大的诚意,自投研发资金,建起一个模装舱,得到了总体单位的认可。

2011年1月,七院开始“搭班子”建团队。当时的七部整个团队都很年轻。在这个基础上,他们精选了8名有一定工程经验或创新能力强的年轻人,单独组成了宇航室。

那时从中科大毕业的绵阳小伙蒋琳还是一个刚工作5年的普通设计师。正式开会前,宇航室首任主任郭峰神神秘秘把他叫到办公室,告诉他七部马上要开始参与921载人航天工程三期项目。言下之意是让蒋琳加入。“咱们一定能干成!”郭峰颇具感染力的表达,点燃了蒋琳心中的火种。上大学时,他就有一个“宇航梦”,“没想到真的可以参与宇航事业了!”

和蒋琳一样,宇航室首批“八大元老”几乎都是怀着感恩、激动、忐忑的多重情绪,踏上逐梦九天的征途的。

十年磨一剑

探索未知领域

“无从下手!”作为元老之一的王广伟现在是宇航产品总体主任设计师,回忆起十年前的起步,他依旧一脸的着急,“从前搞地面装备研发,有人告诉你,这块工作要怎么完成,照做就行了。但宇航产品的要求和武器产品完全不同,只能靠自学。”

整个项目团队8个人,有不同的专业背景,但整个分系统涉及十几个细分专业。“就像一块砖,哪儿需要往哪儿搬。”蒋琳说。机械专业出身的他,在做分系统整体设计的基础上,中间还研究过不少新领域。因为工作需要,他为“太空冰箱”做过热设计、热仿真,也研究过复合材料动力学仿真等。

在技术经验上,宇航型号队伍对宇航产品的研制流程和管理几乎一无所知,和一院、五院、八院等前方院所的积累相去甚远。“那时候总想跟着其他院所学点东西,但又不认识人”,最基础的报告怎么写,也要逐步摸索。王广伟记得,最初的一份技术文件,大家左右推敲、百般打磨,经过几次审改。总体单位拿到文件后哭笑不得,“我们想要的东西一个都没写。”

让大家心里更没底的,还是最初对服务对象的认知匮乏。“我们需要给航天员配备相应的物资,设计视觉环境,但我们也没接触过航天员,怎么才能让他们满意,心里完全没底。”

闭门造车必然行不通。宇航型号队伍开始在国内外展开先进技术调研,吸收先进经验。干航天有个说法叫“后墙不倒”,一些重要的交付节点必须万无一失,决不能后推。因此他们常常倒排工期,进行限时开发。

最初,团队请教了国内相应高校帮忙出谋划策。而在那时的载人航天领域,还是“人适应机器”,鲜有人前瞻性、系统性地考虑过载人航天的居住功能和环境设计。没办法,只能自己攻坚。在不擅长的细分领域,团队就在国内找技术成熟的优势单位学,从他国公开的技术资料和研究成果中学,有时甚至从科幻电影中找设计灵感。浅显的部分可以学来,但核心技术只能根据理论研究和实地调研,结合自身的设计和生产能力,一步步优化、一次次迭代。

吹毛求疵

只为让航天员住得更舒心

大到仪器设备,小到食品饮料,数万件的核心舱物资,以及后续对接舱段的所有物资,物资管理分系统都要管。为此,团队引入了时下最流行的自动识别技术——RFID技术,物体之间可以通过无线电波不接触进行快速交换和存储信息。

这项在地面广受热捧的技术,要借鉴到空间站却麻烦不少。空间有限、能耗珍贵、设备抗干扰要求极高……这一系列约束条件,让宇航型号队伍仿佛带着“镣铐”跳舞。仅软件就更新过10余个版本,有3次甚至完全推倒重来。

航天员手持的RFID读写器读取信息,舱内仪表和读写器终端实时更新物资的数量、状态、位置等信息,提示即将到期或需增补的物资。当航天员需要某件物品,系统自动会计算出最优取用路径,并进行三维可视化引导。

同时,物资信息也将备份在地面数据库中,确保天地数据的一致、可靠,好管更要好用。

为了让航天员住得更舒适,他们吹毛求疵。

货包、内饰板、隔声降噪内饰层、工作支持辅助设备……它们种类多、跨度大,都是航天员生活工作的必备品。乍一看,这些产品的外形朴素得出人意料,但研制之难更出人意料,其中最重要最难的就是材料。以货包和睡眠区软包上的布料为例,要抗菌防霉,还要阻燃阻有害气体释放,必须自主研发。为此,团队每天比较着不同类别的纤维,经过成百上千次的试验,最终确定了以壳聚糖纤维——一种从蟹壳中提取的天然抗菌生物材料为基础,混纺抗静电、阻燃等多种性能纤维的设计方案,并制作出能全方位保障航天员健康和物资安全的纺织材料。

﹃不枉此生﹄

与空间站共白头

“所谓‘十年磨一剑’,原以为只是一种修辞手法。现在发现我们从事载人航天事业,从2011年开始,到现在刚好10年了。”伴随着天和核心舱升空入轨,45岁的黄华政在朋友圈感慨。

十年,他们与空间站同成长。蒋琳从普通设计师,一步步成长为副主任设计师、室副主任、室主任。如今的他最怕吃面。在项目最忙的两三年里,他和同事几乎每晚加班,饿了就到大院门口的面馆吃碗面,一直吃到“不敢想”。2017年,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发射后,蒋琳有了一段空下来的时间,利用这段时间,他和另一位同事,在四个月内系统总结了《宇航项目管理指南》,这个指南三四百页,细到文件模板、审批流程,成为七院宇航事业“压箱底”的研制经验总结。

陈粤海说,十年,宇航型号队伍从8个人扩大到50多人,成为能打胜仗的“精锐部队”,也和空间站总体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关系,为后续争取宇航任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十年,他们与空间站共白头。谭平是2014年加入宇航项目团队的,在儿子发现他的白发越来越多之时,他也惊喜地发现,11岁的儿子对自己的事业有超出其年龄的理解,“每次妈妈打电话他总嫌吵,但我打电话他就很理解,觉得爸爸在做正事。”

王广伟难得在成都,他和宇航室的同事们几乎没有假期,配合总体单位试验,一出差就是三个月,即便在椰影摇曳的海南,也无暇欣赏风景,今年在海南的100天里,只有大年初一放了一天。他说,工作之余,最要紧的事就是为读小学五年级的儿子研究小升初择校,“心里总有亏欠,得为儿子做点事。”

选择航天事业,不仅选择了奉献,也选择了清苦。即使成长到了主任设计师这个层级,生活依然简朴。采访中,一位主任设计师想给记者展示手机中的照片,其千元机的屏幕已经摔得稀烂,他解释“一直来不及换屏”。而其同事说,其实他是舍不得换。

不过,在航天器发射成功的那一刻,荣誉感会让清苦的感觉烟消云散。核心舱发射时,谭平正在北京的飞控大厅。天和入轨,在太阳光的映照中,渐渐消失于地球背面的那一瞬间,这位38岁的汉子湿了眼眶,他转头问身边的年轻人:“不虚此行吧?人生可能也就这一次经历,不枉此生。”

记者问王强,作为分管部领导,给宇航团队打几分。答案是“99分”。为什么?因为,他们还有更繁重的任务。在空间站建设阶段,后续还有多次发射。两个实验舱目前处于正样产品交付阶段,还要参与总装总测和总体单位的大型地面试验……

“我们和空间站的缘分,至少还要保持15年。”王广伟转头望向谭平,“到那时我们还没退休,能守护空间站直至退役。”

新闻推荐

排查重点领域消除隐患 绵阳市全力防控安全生产风险

本报讯(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谢艳)为切实做好全市当前和汛期安全生产工作,日前,市安办组织召开全市安全生产风险会商研判会议...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