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优化创新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郭若雪)强化创新创业保障、鼓励企业创新发展、营造创新创业的更好社会环境……绵阳市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全局工作首位,以科技创新厚植绵阳竞争优势,大力优化科技创新“软环境”,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硬支撑”。
科技创新的勇气,来自良好的协同生态。“一年能形成30项再研发成果!”从入选全国推广第二批支持创新相关改革举措以来,四川省两用技术再研发中心大力推进成果转入企业开展规模化生产。
在支持创新改革举措、营造良好生态环境上,绵阳市不仅速度快、动手早、抓得紧,还思路清晰、质量高、后劲足。
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离不开政策“加码”。日前,《绵阳市开展科技保险工作的实施意见》修订出台,六大变化让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获得更多化解市场风险的“筹码”;举行绵阳市“天府科创贷”产品宣讲暨高新技术企业融资对接推介会,让科技企业关心的问题得到解答。
促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是抓好创新生态营造的关键一招。绵阳市将用好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风险池、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和应急转贷资金池,加大各类信贷产品的推广力度。另外,还将继续实施财政金融互动和鼓励企业直接融资财政政策,加大拟上市科技型企业培育力度,贯彻落实“钻石工程”计划,鼓励和支持科技型企业吸引和带动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创新。
同时,绵阳市还进一步整合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资源,组织开展技术服务、成果对接活动,实现以需求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模式。围绕绵阳市优势主导产业,促进100项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力争技术合同认定登记额超过14亿元。
在飞云大道中段,绵阳福德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的研发中心、生产厂房和办公室交错密布,专职设计制造各种机器人。
该公司总经理胡天链曾是西南科技大学最年轻的讲师之一。2012年7月,在西南科技大学机器人团队的基础上,绵阳福德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组建,仅用了一年时间,就实现了3000万元的产值。
帮着胡天链有勇有谋“干”起来的“大贵人”,就是绵阳。“这里的政策好,给我们创新创业提供了‘底气’。”胡天链说。
这背后,源于绵阳从顶层设计入手,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生态,全面落实人才引进、培养、激励、使用的政策措施,为人才发展“保驾护航”。近年来,绵阳市加大招才引智力度,聚焦科技城建设和重点产业发展的智力需求,加强人才引智力度,更加精准地服务于外专引智工作,引进各类“高精尖缺”人才。
此外,绵阳市还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双创”氛围,完善孵化载体培育机制,根据孵化载体的实际贡献和企业成长质量进行评价奖励,引导孵化机构以专业化、市场化、体系化、信息化的服务,聚焦产品领域、聚集创新创业者,推动入孵企业快速成长,逐步提升孵化器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
新闻推荐
本报讯(马睿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李桥臻)5月28日下午,由市委组织部主办的2021年第一期“科技城人才讲坛”在中国(绵阳)科技城...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