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季报看绵阳经济的“势”与“劲”
长虹智能制造产业园(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蒲滔摄)
2021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绵阳经济交出怎样的答卷?
4月21日,绵阳经济一季度“成绩单”新鲜出炉——
全市经济延续稳定恢复态势,经济循环日益畅通,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市场预期不断改善……2021年一季度,绵阳地区生产总值725.25亿元,同比增长17.0%。
从数据中,可以读出哪些变化?看到什么趋势?记者第一时间进行采访解读。
□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李灵越赵烨
看定力总体呈现“加快恢复、稳步向好”态势
根据统计,2021年一季度,绵阳地区生产总值725.25亿元,同比增长17.0%,两年平均增长7.4%。“加快恢复、稳步向好”,市统计局局长贾智艳对此如此评价。
“加快恢复”如何得来?从单体看,农业领域势头强劲——今年,绵阳市毫不动摇抓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加快出台《绵阳市生猪产业发展纲要》,推进标准化基地建设、屠宰精深加工和品牌创建,力争今年生猪出栏量达到350万头。
“今年以来,绵阳市全面对接省上‘10+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深度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扎实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不断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均沛说,一季度,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61.44亿元,增长8.3%;生猪出栏93.50万头,增长23.1%。
“稳步向好”从何体现?“看经济稳不稳,就业、消费品市场两个指标尤其重要。”贾智艳说,一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6317人,完成全年目标的34.7%;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7.27亿元,同比增长29.4%,发展活力持续增强。
推动经济加快恢复、稳步向好的积极因素还有绵阳的决策者的全面发力。
时间回溯,今年春节假期后一上班,市领导陆续率队赴全市各地、各领域调研,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到重点项目重点产业,主题始终如一: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全力推动“十四五”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透过一系列农业、民生数据,一季度,全市经济呈现出“肌体健康,韧性强劲”的发展之势。
看质量产业动能接续转换、质量效益提升
在速“稳”的背后,是不断迈向质“优”的绵阳经济:一季度,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1.4%,比去年同期提高15.6个百分点。
4月16日,际华集团对际华三五三六实业有限公司作训服生产线智能化改造项目进行验收。这意味着,际华三五三六公司建成全国服装行业首条作训服智能化生产线。
在公司作训服智能化生产车间里,4列2米多高的智能吊挂流水线上,一件件半成品、成品作训服正“行云流水”般在各工序间流动,地上的圆盘型机器人沿着规定路线自动运输裁片……智能化生产随处可见。
搞创新、提质效,不仅是企业抢占市场的法宝,也是绵阳在复杂的经济形势下逆风飞扬的关键。
“各行业骨干企业都紧跟时代脚步,着力开展科技研发。”市经信局总经济师韩锡民说,一季度,全市139户4亿元以上重点企业产值同比增长29.8%,较上年度提高31.4个百分点。其中,专班服务模式,助推企业扩产上量取得显著成效,中国重汽绵阳分公司同比增长265.5%,较去年提高281.7个百分点;长虹、九洲2户企业分别增长11.5%、15.4%,均达到了两位数以上增长;京东方、惠科产能加快释放,拉动全市面上工业增长6.3个百分点。
绵阳经济活力,在创新中不断激发。从重点产业看:一季度,全市六大重点产业同比增长26.7%,较去年同期提高30.8个百分点,均实现正向增长。其中,节能环保(37.5%)、电子信息(34.4%)、汽车(30.2%)、新材料(21.3%)、高端装备、食品饮料产业分别增长9.9%和9.4%。
动能接续转换、质量效益提升……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绵阳经济无惧风高浪急,在高质量发展的航向上行稳致远。
看民生政策扶持效应持续释放,市民获得感增强
线上,直播带岗,让外地学子了解涪城就业政策;线下,企业求贤若渴,各高校学子纷纷选择意向企业……前不久,涪城区“智汇绵州·才聚涪城”校园招聘会精心遴选了惠科光电、科伦医药等35家企业参加,为高校学生提供就业培训和实习机会。
就业是民生之本。面对疫情对就业带来的严峻挑战和压力,去年以来,绵阳市各行各业出台了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复市措施,打响稳增长、护企业的另外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今年以来,各项措施落地逐步见效,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持续好转,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一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6317人,完成全年目标的34.7%;城镇登记失业率2.68%,低于省控目标1.32个百分点。
随着企业经营状况的好转,固定资产投资也平稳增长。
一季度,绵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9.9%,与全省平均水平持平,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7.6%,两年平均增长3.7%。
经济在提档振兴,市民获得感也不断增强,消费需求也逐步释放。
市文广旅局总规划师邓世红表示,今年,绵阳市正在争创第二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计划通过1至2年时间,重点建设10个重点文化旅游消费聚集区,新增20个文化旅游消费重点项目,将绵阳打造成特色文旅消费目的地、科技文旅消费引领地、时尚文旅消费体验地,成渝地区文化和旅游消费区域中心城市。
贾智艳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巩固“稳”的基础、积蓄“进”的力量、守住“保”的底线,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努力在深度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推动绵阳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新闻推荐
家庭与生活报讯近日,绵阳市游仙区妇幼保健院积极响应区献血小组号召,组织全院职工开展2021年春季志愿无偿献血活动。医院职...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