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连续八年为优质“新疆棉”站台

绵阳日报 2021-03-29 08:19 大字

本报讯(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李桥臻)日前,H&M集团发布了一份“停用新疆棉花声明”,引发中国网友不满。随后,耐克等企业也提出“抵制”新疆棉花。连日来,“新疆棉”成了全国范围内的热议话题。

事实上,有不少媒体指出,“新疆棉”我国自己都不够用,它的品质优质。关于这一点,记者从绵阳市纤维检验所得到了进一步证实。

根据统计,全国棉花产量一年约有595万吨,国内棉花需求量达780万吨,缺口约185万吨,实属供不应求。而在国内各地棉花产量中,新疆当属首位,年产量约520万吨,占全国棉花产量的87%。在这样的背景下,从2012年开始,绵阳市纤维检验所的技术人员每年都会前往新疆,参与棉花公证检验。

据绵阳市纤维检验所所长雍海波介绍,由于新疆是我国的主产棉区,产棉量大,国家便统一部署,调派全国的纤检力量,每年都要赴疆执行棉花公证检验任务,支持服务国家棉花目标价格改革。“棉花公证检验数据便是形成棉花价格交易的依据。每年,从绵阳前往新疆的技术人员大约有10余人。他们会去到新疆的一些棉花监管库,对新疆棉进行公定重量检验,并抽取品质实验样本。”雍海波表示,“一般一批棉花186件,净重约42吨一车,进库后过磅卸垛,每一包棉花都得经过我们扫码,测回潮以及每一包要抽取品质实验样品。”

据了解,棉花秋季收成。绵阳技术人员参与公证检验往往要从当年的10月初,一直持续到1月中下旬。这段时间,新疆常常是冰雪天气。在这样的气候中,他们平均每年要承担10万吨左右的棉花公证检验任务。八年来,这个来自绵阳的公证检验队伍去过新疆的石河子、奎屯、喀什、库尔勒等地。去年,13名技术人员在新疆奎屯参与完成了103712.581吨棉花公证检验。

也正是因为丰富的公证检验经历,绵阳赴疆的技术人员参与把关质量,见证了新疆棉的品质。

“棉花作为一种纤维,它的品质好坏涉及多项物理指标,包括颜色级、马克隆值、强力、长度、细度、整齐度等等,在新疆,为把关质量,一批棉花都要通过这些物理指标测定。”雍海波告诉记者,“通过多年的公证检验,得出的结论都是新疆棉品质好、可纺性高,这得益于新疆地区特殊的日照条件(时间长)以及特殊的气候环境,形成了新疆原棉品质优质性的基础条件。”

新闻推荐

初心,做一棵行走的李树

□张怀理(绵阳)我当兵要动身的头天晚上,父亲让我陪他去李树园里走走,他庄重地对我说:“我们张家李园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做...

绵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