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路径发挥优势 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

绵阳日报 2020-12-29 07:11 大字

□本报记者黄小芹

绵阳科技资源富集,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较多,如何高水平建设中国(绵阳)科技城?绵阳的优势在哪?如何建?“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找准路径、发挥优势、补齐短板”……在12月28日的发布会上,市科技局局长刘青川给出了明确回答。

深化科技协同创新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十四五’时期,全市科技创新能力要大幅跃升,创新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创新活力显著增强,创新产业持续壮大,广泛聚集国内外创新资源要素,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一步增强,R&D经费投入强度稳居全省首位,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基本建成。”刘青川说,这是目标,也是路线图。

绵阳为何能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刘青川给出的一组数据,似乎蕴藏着答案:“绵阳科技资源富集,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较多。近年来,绵阳科技创新取得积极成效,R&D经费投入强度始终保持在6.5%以上,位居全国城市前列,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预计达到440家,较‘十二五’末期增长175%,科技创新综合水平指数稳居全省第2位。”

找准优势,谋划行动。刘青川介绍,首先是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空气动力技术、航空动力技术等国防科技领域保持领跑优势。同时,瞄准前沿领域,争取布局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做好服务保障,全力支持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建设。

另外,刘青川还提到了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与成都、重庆共建中国西部科学城,打造成渝绵‘创新金三角’。”刘青川说,推动科技协同创新,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共性技术开展协同攻关,推进共通共用、共建共享的示范平台建设。

加快创新主体培育攻克“卡脖子”技术

“尽管绵阳有很多优势,但存在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突出的短板。”刘青川在现场开出了“药方”。

刘青川介绍,需要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国家战略,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规模“双提升”行动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提质增效工程,着力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引领重要产业发展的创新型企业,这是进一步壮大企业创新主体的重要举措。

具体如何做?绵阳市将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牵头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联合体,承担重大科技项目,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同时,深化产学研深度融合,推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鼓励企业联合高校、院所组建一批新型研发机构,争取布局建设一批国省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

在强化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方面,绵阳市剑指关键技术突破、“卡脖子”问题解决、未来发展引领等方面。“加快推进成德绵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着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能力,提高区域协同转移转化能力,加强技术市场体系能力建设,强化市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刘青川说,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形成一批国际国内先进科技成果并实现落地转化,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在优化创新生态方面,绵阳市还将不断提升科技服务水平和能力,健全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大力提升绵阳创新资源集聚转化能力,推动绵阳建设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高地。

新闻推荐

石马小学举行教职工趣味运动会

本报讯(赵成员)游仙区石马小学一直倡导“健康生活、快乐工作”的理念,关心教职员工的身心健康。为丰富教职工课余文化生活,增...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