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卖卖卖”到“好好卖” “双十一”绵阳电商产业变革观察

绵阳日报 2020-11-16 07:01 大字

“直播带货”为“绵阳造”农产品吸金又吸粉。(本报记者谢艳摄)

2020年“双11”刚刚落下帷幕,市民在这场购物狂欢中仍“意犹未尽”。

据省电商大数据中心数据分析,今年“双11”(1日-11日)期间,绵阳市实现网络零售额达23.68亿元,同比增长38.68%,再创新高。但也凸显了电商产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如何提振消费信心,进一步提高“绵阳造”电商市场占有率?绵阳市电商领域专家、业界人士认为,“绵阳造”不能仅仅依靠搞活动做促销,应紧跟时代步伐,创新带货模式、延长产业链、完善物流仓储等配套服务,形成产业集群和品牌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电商买和卖不平衡的局面。

□本报记者李桥臻

创新带货模式拓宽“绵阳造”产品市场

“四川老味道真的太受欢迎了,我们主打的是自热火锅等‘绵阳造’方便食品当日销售突破350万元,订单24万单。”四川川蜀老味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华伟告诉记者,公司提前与网红合作,开启了“直播带货”模式,直播卖货能力超强,让销量一路飙升。

2020年,直播电商无疑是消费领域最火爆的话题,疫情之下,各电商平台、企业争相入局,网红、员工、企业家等纷纷直播带货。“直播、短视频等社交电商新模式的创新应用,让消费者更直观了解产品特征,有助于拓宽产品市场,有效促进电商产业的快速发展,绵阳有必要进一步探索电商营销模式。”西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庞建刚指出。

“直播带货将会成为今后城市销售的渠道趋势,让销售人员多一项职业技能。但目前,绵阳市专业的销售主播还非常少。”绵阳电商协会会长贾进表示:“我们已经开始着手改变这一现状。”

电商协会将会同绵阳市文旅集团,联合打造主播培训商学院。针对绵阳愿意从事直播带货的个人、企业员工以及政府单位商务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专业培训。另外,电商协会将与大专院校合作,通过开设直播培训课程,搭建直播基地等方式,培养更多直播人才。预计第一年培训500名专业个人主播,50家企业的员工。

全产业链布局释放产业集群磁铁效应

今年“双11”,绵阳市各大电商赚的钵满盆满。从销售产品的结构来看,实物型网络零售额实现21.28亿元。从销售产品的行业分布来看,3C数码、食品保健和母婴用品网络零售额占据了销售额前三,分别实现12.77亿元、3.14亿元、1.83亿元。

贾进认为,绵阳要想发展电商产业,就要依托这些现有的特有的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逐步开辟出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链,提高品牌知名度,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产业集群。

“但今年‘双11’也反映出绵阳市电商产业产供销主体呈\‘零散’状,各地都有分布,背后实则是电商产业链还不够完善,产业集群还未形成的局面。”贾进坦言。

如何做?电商界人士纷纷建议,要大规模发展产业生产基地,实现规模化生产,在电商平台取得价格优势,建立大型物流仓储,统一实现仓储调配、发货,最大限度降低生产成本、物流成本、运输成本,从而良性循环,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另外,大家建议政府就电商企业在办公、场地、办证、工作人员的招聘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营造良好的电商环境氛围。

发挥电商优势打造西部电商产业强市

对比天猫2020年“双11”期间4982亿元的成交额,绵阳市电商平台23.68亿元的成交额虽略显单薄,但不容小觑。

今年以来,绵阳市紧紧围绕培育平台经济、数字零售、共享经济等新模式新业态,重点抓好主体培育、融合发展、项目招引和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工作,持续推动全市电子商务产业高品质发展。

从1-9月数据可见,绵阳实现网络交易额2,068.34亿元,总量排名全省第2位;网络零售额140.29亿元,同比增长17.59%。

有了成绩,就有了“底气”,打造西部电商创新创业强市,就是绵阳市电商产业发展的目标。

市电商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绵阳市将充分发挥电子商务产业优势,鼓励企业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培育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从产业融合、品牌建设、发展环境、配套保障等多个方面着手,持续推进项目外招内培,着力培育名品名企,推进电商快递物流基础建设,全速推进全市电商产业发展。

新闻推荐

紫莲并蒂叠玉盘 宫廷美食代代传

平武龙州套枣呈琥珀色,具有雕刻精细、线条流畅、玲珑剔透、镂空活套的工艺特征。其感官明快诱人,入口甜而不腻,既有枣的清香...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