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吞千万公款 硕鼠落网

四川法制报 2020-10-27 00:36 大字

杨某某向办案民警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实蔡国华赵银熙文/图

绵阳某企业一分公司总经理利用职务之便,侵吞公司近千万元巨款,为了逃避法律的制裁,他连夜携款出逃,东躲西藏达19年之久……近日,绵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在追捕职务犯罪在逃人员的“猎狐”行动中,利用相关科技手段,在成都市某小区成功将公安部B级通缉在逃人员杨某某抓获归案。

企业“硕鼠”侵吞千万巨款

1999年至2001年期间,时任绵阳市某企业驻河北省保定市分公司总经理的杨某某,多次采取货款收入不入账的手段,挪用公款近千万元。2001年7月,该公司准备开展财务审计时,心知事情即将败露的杨某某连夜出逃。

经侦查认定,这是一起典型的职务犯罪案件,给相关企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由于犯罪嫌疑人杨某某已经潜逃,公安机关遂对其网上进行追逃。由于案情重大,杨某某被公安部列为B级通缉在逃人员。

绵阳市相关部门和公安机关积极挖掘各种线索,始终未放弃对杨某某的追捕工作。绵阳市公安局围绕杨某某的关系人,收集了大量的基础信息,深度开展分析研判。追逃期间,办案民警奔波上万公里只为寻找杨某某踪迹。但是,杨某某十分狡猾,反侦查能力极强,外逃时又携带巨款,并时刻注意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信息,未留下可供将其抓获归案的的有效线索,导致追捕工作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科技强警持续追踪寻迹

今年以来,绵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职务犯罪追逃专班对该案件收集的海量信息再次进行全面梳理研判,抽丝剥茧寻找有价值线索。与此同时,追逃专班创新追逃方式,积极使用绵阳公安“天幕”工程科技手段,仔细梳理涉及在逃人员杨某某的各类基础信息。

功夫不负有心人。办案民警依托相关科技手段,分析出与潜逃19年的杨某某相关的一条可疑信息,狡猾的“硕鼠”终于露出了尾巴。随后,侦查员将“天幕”工程大数据收集到的杨某某的相关信息进行系统分析研判,并逐一甄别和筛查,最终确定杨某某极有可能藏匿在成都市的某小区内。

9月25日,追逃民警迅速出击赶赴成都,在成都一小区将潜逃长达19年的杨某某一举抓获归案,为循迹追踪画上了句号。

悔恨不已大好前程葬送

据杨某某交代,他1988年中专毕业后进入绵阳某企业从事销售工作,因为脑袋灵活,销售业绩干得很出色,一步步被提拔到该企业驻河北省保定市分公司总经理的岗位上。

随着职位越来越高,杨某某手中的权力也越来越大,分公司所有的经营业务都通过他管理安排。当时,该企业在保定周边市场发展态势非常好,经常有几百万元甚至几千万元的进出货款。杨某某自视甚高,认为按照自己的能力肯定还能赚更多的钱,就心生邪念把歪主意打到了手边随时进出的大量款项上。

因梦想着赚快钱、赚大钱,杨某某开始不断挪用公司的资金,并多次低价甩卖公司的产品,将所得款项投入股市。为防止资金量太大引起怀疑,杨某某还用自己几名亲属的身份开设了股票账户。2001年7月,杨某某得知公司要来审计查账的消息后,便决定铤而走险,到证券公司把账户资金全部提出,连夜携款潜逃。

经查,出逃后的杨某某先后流窜到北京、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江苏、福建、广东等地。在那些逃亡的日子里,杨某某一直思念着家人,对出逃时还不到1岁的儿子满怀愧疚,也对自己因贪欲葬送了大好前程而悔恨不已。

归案后的杨某某说,自己知道早晚会被警方抓住,一直以来,抱着侥幸心理小心翼翼地生活着,最怕的就是见到警察,即使远远看到,晚上就会睡不着,也不敢联系家中的亲人。在被民警押解回绵阳的过程中,杨某某显得十分平静。他说,自己多年来做梦都想回绵阳老家看看,现在终于解脱了。

目前,绵阳相关部门对该案开展进一步审理和追赃工作。

新闻推荐

全方位推广电能替代 助力节能减排降成本

□本报记者黄小芹在绵阳,越来越多的火锅餐饮已少见明火,小至街边市场内的旋转小火锅,大至高档连锁餐饮机构,都采取了电代气。...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