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多举措力促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绵阳日报 2020-09-28 08:21 大字

如何为民营企业解难题、破瓶颈?怎样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搭建服务平台,给民营企业发展“赋能”?今年以来,经开区各级各部门主动作为,靠前服务,通过创新工作机制,打造全方位服务品牌,用新思路解决新问题,用新举措推动新发展,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区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29.67亿元,占GDP比重达64.6%。1-7月,全区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达到80家,实现产值46.1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56.2%;新登记市场主体1331户,其中企业545户,增速分别为4.61%、12.9%。全区实有市场主体总量13262户、同比增长11.91%,其中企业4938户,个体工商户8324户,全区民营经济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

□本报记者夏宁

A政策给力营造民企发展宽松环境

为加强对全区民营经济工作的领导,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经开区以抓好绵阳市“民营经济33条”贯彻落实为主线,成立了以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为组长,党工委、管委会相关领导为副组长,30个区级部门、各镇(街道)为成员的经开区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降低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经营成本、缓解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6个专项工作组,各成员单位均明确了1名民营经济工作专员,通过经开区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工作QQ群对接负责具体日常工作。

B保障有力降低民企生产用工成本

为降低税费成本,该区依托网络、短信和辅导培训开展减税降费政策普及宣传,实现政策“全覆盖”。今年出台的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税费优惠政策新增减税降费0.22亿元,去年出台政策在今年兑现新增减税降费0.52亿元。降低用工成本,社保缴费方面,今年1—7月,全区向230家企业发放稳岗补贴102.21万元,涉及企业职工4207人;5月1日社保降费政策实施后,辖区878家参保企业养老保险减费额1460.79万元,工伤保险减费额17.91万元。

为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4月中旬,该区举办了“金融助力西部先进制造业示范区建设政金企共谋发展融资”对接会。对接会上,经开区管委会聘请金融顾问36家,区管委会与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10份,授信额度591亿元,金融机构与企业签订融资协议10份,授信额度104.72亿元。以此着力构建更顺畅、更便捷的银企对接平台,形成政金企生命共同体。在支持企业融资方面,对符合条件的担保贷款机构以及银行业金融机构在2019年度担保贷款业务予以资金补助,对符合“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代偿损失分担”条件的四川坤泰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实施补贴178.22万元;为符合“新增客户首贷奖补”条件的绵阳市商业银行有限公司拨付补助28.95万元;向疫情期间为园区企业提供担保、符合融资担保费用补贴条件的绵阳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拨付补贴4.6万元。

助力准金融机构发展,四川坤泰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自管委会入股以来,累计为园区提供融资担保65笔,金额16021万元,为塘汛、松垭道路改造、五和城南新天地等项目开发提供民工工资担保26000万元。同时,打造电子税务局“惠民贷”平台,通过税务、银行、企业三方信息共享,今年1-8月,共为企业授信1615.78万元,实际发放贷款861.70万元,惠及企业296户。

C服务发力激发民营经济内生动力

营造民营经济发展便利营商环境,经开区深度放宽企业住所登记,发展住所托管机构7户,为158户不需要生产经营场地的科技企业、电商企业等小微企业提供住所托管服务,利用各类闲置房源作为住所占总登记户数的77.45%。大力推进“多证合一”改革,优化登记服务,今年发放“多证合一”营业执照2800余份,在实行“136工程”的基础上,再次梳理小时办结事项。扩容“1小时办结”清单至20项,全部实现现场办结;调整“3小时办结”清单10项,力争在半小时办结;梳理“6小时办结”清单8项,控制在3小时内办结,一系列措施实施让企业登记整体提速50%;大力推行“全程网办”,推广使用“一窗通”PC端、“营商通”APP端办照,实行全时段、全流程、双通道在线申报,企业还可以选择营业执照邮寄到家服务。1-7月,全区网上企业设立登记529户、变更登记450户、注销登记177户,分别占登记总量的87.8%、71.8%、88.94%。

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打造“云易办”环境,全面升级改造经开区办税服务厅,采用“云桌面”系统配置外网终端24台,自助办税终端8台,智能导税机器人1台,大力推行网上办税为主、自助办税为辅、实体办税兜底的全新“云易办”模式。自升级改造以来,区云办税体验中心服务纳税人3200户次,票证文书寄递中心免费寄递发票1377户次,远程咨询辅导中心辅导2956人次,电子办税处理中心处理线上业务2767笔,业务申请通过率高达90%。提升退抵税效率,组建退抵税专业团队,针对重点退税企业开展一对一、点对点宣传辅导,讲解退税申请流程及计算方法,辅导纳税人填写退(抵)税申请表,开展联合远程咨询辅导团队线上为网络申请纳税人解答疑问;“一条龙”开展受理、审核、推送、开票、对接国库等工作,各个环节紧密衔接、限时完成,有效提升退税效率,实现了“误收退税”一日办结。1-8月,团队累计办理各类退抵税业务4294笔,较去年同期增长45.71%,平均退抵税办理时间缩短到1.5天,较去年同期缩短2.5天。

全力高效服务企业,经开区在助推项目建设上,形成了“三三四六”项目服务机制:“三段式”服务体系,抓好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三级联系制度,聚焦解决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四个专项工作组,全力以赴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六项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力推项目建设。为切实提升科学化法治化水平,做到精准服务,积极为企业健康发展护好航,经开区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全区组建起涵盖法律服务、政策宣传、法治宣传、法律援助、纠纷调解等多位一体的“法律服务团”。梳理企业来电来访、企业需求清单,围绕合同纠纷、劳动争议、征地拆迁等重点领域,通过集中座谈、调查问卷等形式为企业提供服务,现场解答企业知识产权、投资融资、劳动用工等法律问题。今年以来,“法律服务团”多次深入四川伴农、同立汽车城等开展专题法治体检和法治讲座,免费为企业和企业员工提供法律服务。

新闻推荐

这支工地志愿者服务队是执法者更是项目服务员

志愿者在工地服务本报讯(王松记者兰建春文/图)在绵阳市有一支服务于工地的志愿者队伍,他们既是建筑施工行业法律法规落实的...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