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一个丰富饱满的人文世界 谈谈王晓阳散文随笔集《如是我文》的创作

绵阳日报 2020-09-13 07:49 大字

□何琴英彭红(绵阳)

散文是表达创作主体内心世界最自然、最自由的一种形式。因为自然,眼所见、心所想、思所悟,都可以随心诉诸笔端;因为自由,可以选择最适合的表现方式和表达技巧。王晓阳散文随笔集《如是我文》,就是在游记、随笔、评论(史评、时评、剧评、文学评论)、回忆散文的框架下,分不同面貌给我们勾勒出了一个丰富饱满的人文世界。这个世界是王晓阳以不同的生命侧面,不同的知识谱系,不同的审美趣味,构成的真实而完整的的精神世界和他所发现的生命世界。

《如是我文》一书中,王晓阳紧握时代、生命、历史脉搏,其创作清晰可见“一个途径、两个寻找、三种精神、四个特点”。

所谓一个途径,指他的创作途径。王晓阳的创作途径就是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方式,回到生命现场和历史现场。自然、人、社会及其构成的全部历史是王晓阳先生极其敬畏、热爱和尊重的。他以它们为实践场域、阅读蓝本、思考资源,一个人既行走在当下人生,又畅游在历史长河。或看自然山川、风景名胜,或忆师长故人,或阅大千世情,或对话帝王将相,或在戏如人生里阐释感悟,或在文学的世界探源流、说显学、倡新风。

两个寻找,是指他通过典型化手段,找到、写出生命原型和历史原型。王晓阳喜欢以个体的人的际遇,还原、勾连出时代特征或者历史的风云际会。正是对原型和典型的寻找,他在人物,场景、事件、历史时段选择上,都特别精心,或者说他特别喜欢、也特别善于在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关键节点选择人物和与人物事件有关的素材来抒写。

三种精神,是指王晓阳的作品呈现出的史学精神、新闻精神、文学精神。

从《如是我文》看,王晓阳的治学方式是文、史、哲不分家的。他的文章,喜欢进入历史场景,喜用考据手法,以史为鉴,以古鉴今。此为史学精神。

他评判历史事相、人生百态、社会热点,表现出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求索品质。在“世说”篇里,他讨论了文化、教育、制度设计、网络监督等系列问题,不虚美、不隐恶,尊重事实,对现实负责,对大众负责、对民族未来负责、对历史负责。此为新闻精神。

王晓阳在描摹内心真实的同时,也通过文字折射出了他的文学目标和社会理想。五四以来,新文学最能吸引读者的,当是蕴含其中的文学目标和社会理想。这种目标和理想的追寻至今未停,这种追寻散发出的创作者的生命力、追求真善美的勇气及对现实生存的精神超越。此为文学精神。

这三种精神的实质是一种哲学思维指导下的文艺实践,即历史的、美学的、人民大众的,既惩恶扬善又充满人性关怀的文艺。

在哲学光芒的照耀下,循着“形而上”“形而下”相结合的创作途径,通过典型化手段,寻找能充分表现时代、历史、人物的原型节点和素材,王晓阳作品呈现出了四个艺术上的特点。

《如是我文》的第一个艺术特点,就是王晓阳笔下的立场鲜明公允、论说辩证有序。

在《永嘉之嘉》一文中,他从山灵水秀的永嘉风光想到山水诗的发源,想到永嘉学派厚重的文化承载,想到这片美丽土地上永嘉人保家卫国的血性、风骨和气节。他写道:“宋末元初、明末清初之际,当北方多数地方土崩瓦解的时候,柔美的江南竟然是抵抗异族最为激烈之地,是江南人血性集中爆发的时代。崖山、嘉定、扬州、江阴保卫战就是明证。现在知道永嘉人也唱出了一首首天地正气歌!”然后他大声喊出:“这种抵抗,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倔强执着,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赴死,是‘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浩然正气!”三个排比,情绪层层激荡,对舍身取义的赞美、对家国情怀的歌颂,一泻无遗。

在《无奈的呼吁》一文中,谈到安徽高校11位教授联合《新安晚报》就“钱学森之问”给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及全国教育界发出一封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作者毫不留情地讽刺教授们只提问题,不开药方。由教师转而为新闻人的王晓阳深知此理,他对教育的质疑、对人才培养的批评、对民族未来的焦虑凸显一片赤子丹心。

《如是我文》的第二个艺术特点是情感真挚深厚。

王晓阳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他的双眼总是在这片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大地上深情丈量。如《雨中趵突泉》一文,写了冒雨去看趵突泉,冒雨拍照,见到李清照故居——美丽的漱玉泉,睹物怀古,感怀国破家亡带给百姓的深重痛苦。

这种深沉真挚的情感在第二辑“阅人”篇里表现得更加强烈,特别是其中的《大侠》《先生》《师兄》《校长》四篇,“春秋笔法”,笔如刀刻,情透纸背,文短意深。

第三个艺术特点是王晓阳的文字表达节制又自由,语言精简,情感收放控制既内敛又自如。

王晓阳的语言不惯于煽情,多是白描,白描里又见转承的硬朗、力度。但是,当情绪抵达时,他也不排除偶尔激情喷薄——有时因情感浓烈,有时因强大的逻辑冲击力。

《如是我文》在艺术上第四个特点是理念超前创新。王晓阳善学敏思,有创见,不拘泥。如他对文学的理解,一方面看到文学的意识形态属性,呼吁”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文化、尊重创造”(见第六辑“书话”《什么是文学的好时候》),一方面结合世界文学的发展趋势,提出:“写作已不再是专业作家和职业写手的专利,而日益成为一项全民的、集体的、群众性的文艺文化活动;形式要从虚构为主转到非虚构并重甚至偏重非虚构。此外,格调从雅到俗、字数从长变精、空间从庙堂到民间等等也是题中之义。”(《报纸副刊,坚守与改变——四川省报纸副刊获奖作品集(2015)》序)王晓阳敏感地意识到,在新时期(网络时代),文学创作已经出现了事实上的普及、下沉,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求真写作,重视语言、创作手法、形式、风格等的创新。他的这一观察和思考无疑对文艺理论和文艺评论界在理论创新,包括文艺作品形态、文艺作品评价标准等方面的建构和思考都具有重要启迪。

《如是我文》中,王晓阳试图撑开历史和现实的枝蔓,一探文化之根、现实之疾、未来之路的睿智、赤诚、责任和努力。他的哲学思维、史学意识、新闻精神、文学素养,给了读者全新的阅读体验和时代启迪。

新闻推荐

争取“一子落”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满盘活”

(紧接02版)刘超说,绵阳作为国家重大改革的布局地和成渝地区开放的桥头堡,建设西部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对绵阳这样的西部内陆城...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