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情感驱使下的自然写作 王晓阳散文随笔集《如是我文》座谈会侧记
□记者张登军/文蒲滔/图
81篇文稿,22万文字,浓缩了一位写作者长达36年的写作时光与岁月感悟,这就是资深媒体人王晓阳的散文随笔集《如是我文》。8月30日下午,省作协创研室、市作家协会主办,绵阳日报社、铁骑力士集团承办的王晓阳散文随笔集《如是我文》座谈会在绵阳举行,吸引了省内的作家、评论家、读者等前来与会。
写作者说生活的方式与思考
8月30日下午,铁骑力士绵阳总部冯光德实验室学术报告厅,王晓阳散文随笔集《如是我文》座谈会就在这里举行。
对王晓阳的名字,更多的人是从报纸上获知的。从最初的记者到编辑,再到绵阳日报社总编辑,他在新闻领域工作的时间超过30个年头,用他的话来说,新闻工作是他的本职,也是安身立命之本。30余年来,他写作新闻作品近3000件,字数超过200万字,上百件新闻作品获得省以上奖项。
多年的文字积累,加上身边朋友、同事劝说,让王晓阳有了“出本集子,给自己的文字生涯一个总结”的想法。在收集、整理过程中他才发现,“新闻作品的数量大,整理难度也大”,只有暂时搁置下来。但出书的念头挥之不去,再次梳理才发现,自己多年来竟积累了一大堆“非新闻类作品”,时间跨度长达36年时间。
这些“非新闻类作品”,与王晓阳的阅读有关。从小学时识字读书开始,多年来只要有空闲时间就“手不释卷”,每年的阅读量保持在40本左右,“读书,已经成为我的生活习惯”。
作为阅读者,王晓阳有一个习惯,“喜欢记笔记,也喜欢在书上勾勾画画”,读着读着就开始写,写着写着就有了数百篇“非新闻类稿件”。这些稿件中,有多年游历途中的顿悟,有阅读之余的思考,有对社会生活的追问,有对朋友、亲人的回忆,也有看剧后的点评和读史中的随想。
经过整理,最终形成了《如是我文》,在2020年6月由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
同事们说充满理性与情感的文字
在同事们眼里,王晓阳不仅是资深的媒体从业人员,也是一名儒雅的读书人,一副眼镜下的双眼,冷静而热烈,尖锐而温和。
在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贺小晴看来,王晓阳是一个资格的读书人,“报社传达室,经常有他买书的包裹”。她有时就想,经年坚持阅读、爱书如命的王晓阳,有着怎样的价值观与精神情感世界?与工作无关的文字里,他又是怎样的一面?阅读《如是我文》,让她找到了答案——思考的特质、对存在的追问、责任与良知的坚守、语言与情绪的节制等等,都相当成熟老练。
绵阳日报社党组书记、社长周华谈到,当他看到《如是我文》的时候才发现,在“很多人认为十分平凡的人和事中,他以独特的眼光发现了诸多亮点,在很多人茶余饭后过嘴瘾的时候,他已经把思考变成了文字”。在周华看来,这些文字的思想深度和艺术水准、学术价值兼备,并有着浓浓的人文情怀。
绵阳日报社《绵阳晚报》编委会副主任李霞谈到,《如是我文》的结集出版,是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为人做事,是几十年勤奋钻研、努力淬炼使然。对这部文集,她的评价是“思想深刻,底蕴深厚,内容扎实,文风朴实”。她感言,阅读《如是我文》最大的收获是,“无论是新闻,还是文学,都要深入、心入、情入,必须对文字有敬畏,因为文字就是一个个生命”。
阅读者说以书为伴的珍贵体验
参加当天座谈会的有党政干部,也有王晓阳的学生、老乡和新闻同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如是我文》的读者,他们以自己的阅读经历,分享各自的阅读体验。
市政协副主席李京平评价,《如是我文》的作品学养浓厚,体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文学修养,无论是作者寄情山水、回忆师友,还是钩沉历史、观照现实的文字,都不难看出他博览群书、以学促用、品格独立的书痴和思想者。
作为当天参会的诗人代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温芬在座谈会上谈到,阅读《如是我文》,可以感受到作者博学多才、巧思善观的个性特点,作品视觉高远、独立冷静,谨慎直言、针砭时弊,选材高明、众口皆调。通过这本书,让她感受到“以书为伴,海阔天空;以书为伴,精神富足;以书为伴,气质高贵”的精神体验。
市文化馆馆长邱兰认为,《如是我文》的文字很朴实、很真实,充满了对世界的热爱,能感受到五彩世界的色彩。文集中的文字真实,让人享受。在这部文集中,作者旁征博引,“文章中提到的很多书都没有读过,这些都会列入我接下来阅读的清单”。她感言说,作为一名读者,能有这样一本书捧在手中,她感觉自己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
评论者说重识文字与文学的力量
当天的座谈会,也吸引了省内作家、评论家的关注与参与,他们纷纷以各自的研究视角,表达对《如是我文》的阅读体验。
在《如是我文》的序言中,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侯志明写到,王晓阳的写作是情之所至,并在一种健康的情感驱使下的自然写作。西南科技大学教授、评论家张德明评价,《如是我文》是一本努力走向精神极致、拒绝向一种无质量的生活妥协的抛光之作,这是一个有力量、有温度、有气节、有慈悲、有泪水的作家具备的可喜品质,书中文字充满对时代生活全面深层关注的热情与真情,让那些日渐疲惫的阅读灵魂重新意识到了文字和文学的力量。
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杨荣宏谈到,《如是我文》是一本固守文学梦、写作梦之书,书中的文章,是作者的梅兰竹菊,是他的私密后花园;也是一本走神、开小差的书,这些文字就是作者作为宣传干部、领导者在正襟危坐的种种时刻,脑子里闪过丝丝缕缕年头的记录。书中文字,能读到若隐若现的书卷气,也有对文学的不舍与不甘,还有写作者的挣扎与困惑。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副教授何琴英认为,从《如是我文》可以看出,王晓阳的创作途径是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方式回到生命现场和历史现场,通过典型化手段,找到、写出生命原型和历史原型,在史学精神、新闻精神、文学精神的原则基础上,体现出立场鲜明公允、情感真挚深厚、表达节制自由、理念超前创新等艺术特点。
新闻推荐
健全机制融入日常 落细落小抓在经常 市文明城市建设督导组开展现场督导检查
本报讯(记者彭雪安达福苏东华尹秦实习记者向冬雪)为进一步巩固文明城市建设成果,9月3日,绵阳市文明城市建设督导组,分别对涪城...
绵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