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为“折翼天使”插上翅膀
本报讯(记者郭若雪)用爱为“折翼的天使”插上翅膀。近年来,绵阳市围绕“扶残助学”强保障、“康复训练”增体能、“牵手活动”促融合,加强未成年残疾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打造关爱未成年残疾人工作品牌,为未成年残疾人健康快乐成长提供人性化、多元化的服务,增强未成年残疾人的幸福感。
“您好,我叫夏夏……”在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夏夏在语训部老师的帮助下,正在更换人工耳蜗助听器电池。而对于夏夏来说,在中心的一天既充实又有趣:每天的功课从清晨开始,在老师的带领下做口舌操,活动口腔和面部肌肉;接着进行呼吸训练,通过吹风车、吹气球、吸香气,配合发音……
“市残疾人康复中心自2003年成立以来,已为4000余名残疾人提供了专业康复服务,中心始终把康复服务放在突出位置,从简单的康复训练到医疗康复相结合的专业康复体系,业务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该中心负责人介绍。
康复是生命的重建,是帮助残疾人恢复或补偿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增强社会参与能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绵阳市进一步加大康复救助力度,已建成残疾人康复中心10个,覆盖9个县(市、区),并相继涌现了“绵阳市小手掌自闭症研究院”“绵阳城区站起来儿童康复咨询中心”“绵阳市育子园特殊儿童康复中心”等社会机构,为智力、脑瘫、自闭症等残疾儿童的康复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中国智协第四届牵着蜗牛去散步·红色之旅年全国联动迷你马拉松赛绵阳分会场活动上,随着发令员打响发令枪,来自全市的80余名心智障碍者以及亲友开始向着终点奔跑。在仅有2.1公里的比赛中,参赛选手在家长、志愿者手牵手的帮助下尽情的挥洒汗水,向终点冲刺。
这仅是绵阳市大力推动“牵手活动”促融合的一个侧面。绵阳市结合“全国助残日”“六·一”等节日,并相继开展了市第三届残运会暨第二届特奥会、残疾人文化艺术节等精神文化活动,市残联组织爱心助残单位开展适合未成年残疾人身心发展的公益牵手活动,不断丰富残疾儿童文化生活,并在全社会营造关爱、帮助残疾儿童的良好氛围。
“大学,我来了。”这是在绵阳市2019年度“金秋助学”活动助学金发放仪式上,全市残疾大学生代表胡倩发出的一句呼喊。虽然仅有短短5个字,但从这句话中我们却看到残疾人对于教育平等的渴望,更能看到绵阳市各级残联帮助未成年残疾人实现教育的务实之举。
小到一个乡镇、村社——涪城区城郊乡残联为残疾儿童提供“送教上门”服务,并将持续为残疾儿童服务到16周岁,确保残疾儿童有学可上,学有所用。
细到一个人、一个群体——涪城特校、游仙特校分别建立了高中和学前教育,并试点开展残疾学生融合教育,让残障学生能够进入普通学校,实现融合发展。
“绵阳市逐步形成了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随班就读和特教班为主体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体系。目前,全市已建成特殊教育学校7所、在校学生897人,随班就读学生2857人,入学率达到95.14%,全部享受‘三免一补’政策。”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我们为162名重度残疾学生提供送教上门服务,破解重度残疾儿童教与学、跨越地域和时间限定难题。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黄小芹)受持续强降雨影响,绵阳市部分地区配电网线路停运。国网绵阳供电公司第一时间启动Ⅲ级防汛应急响应,强化设...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