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戏剧记忆

绵阳日报 2020-07-26 07:55 大字

□颜友先(高新区)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对这两句关于戏剧的深刻理解,我是直到人届中年后才明白的。

小时候,我家住的大四合院经常唱戏,大的有县川剧团的,小到草台班子甚而几个票友临时拼凑。青衣、小旦、花脸、老生、须生、粉鼻子——角色在脑海里生动起来。每逢唱戏,大院热闹非凡,各个角色粉墨登场,在不大的舞台上演尽人生百态。

那时我很小,不懂得戏剧本身的含义,打得热闹就喝采,别人叫好就叫好,也不管他是折子戏、连台大戏,也不管他是武戏还是文戏。

慢慢地,我对一些戏文有了一些了解。因为父亲就是个戏迷,每逢唱戏,他总是带着我和弟弟坐在他身边,边看边给我们讲戏的故事。于是我记得《九人头》里的经典台词“雷打空桐树,现出九人头”;记得《逼上梁山》野猪林,董超、薛霸被鲁智深横空出世般地暴打;记得《杨门女将》里的穆桂英和杨宗保盗取降龙木,校场比武让杨宗保挂帅的桥段;还有《西厢记》拷红一场,老夫人拷问红娘时,红娘的哭诉中带着反抗的唱腔。

我隐约记得的戏文还不少,譬如《邱旺告贫》里写道,宋仁宗、包拯和邱旺这三个同年同月同日同时出生的人,人生际遇迥然不同,虽然宋仁宗给了邱旺“走州吃州,走县吃县”的讨口金碗,但也为邱旺的命运狠狠的报打不平。譬如《薛平贵与王宝钏》中王宝钏在寒窑中孤苦生活最后苦尽甘来的故事。譬如斩龙袍和铡美案中陈世美与秦香莲的故事。还有《杀狗惊妻》以及《徐子元做文章》里“风吹竹叶篇”“扁(bia)古王开天地”等等幽默语段。

看舞台上出出进进的各种人,有时心中有不少疑问,也觉得十分有趣。如为什么皇帝或娘娘出场后面总有人打着黄罗伞盖。而武将出场一般总是四个人,而且迈着八字方步,画着花脸,穿着笨重的战袍,背上插着靠旗,然后一人说一句话:“大将出朝”“地动山摇”“逢山开道,遇水造桥”。还有如坐轿子就是一前一后两个人拿个板子,中间一个人一摇一荡,晃晃悠悠。骑马就是拿个鞭子在台上跑几圈。我总是讨厌那些旦角把老长老长的袖子甩出去,然后边唱边慢慢地收回来的甩袖头动作。

那个时候没有电视,看戏成了我们最好的娱乐方式,父亲的讲解又让我对戏剧有了更多的认识和兴趣,一些戏剧的内容和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幼小的心灵。后来电影、电视、手机、网络不断兴起,就几乎再也没有看过那慢节奏的戏剧了。

我在江油太白中学工作期间曾经主管校园艺术节,邀请酷爱戏剧即将退休的刘老师登台,唱了《智取威虎山》打虎上山选段,刘老师一人演唱正反两个角色,收获满堂喝彩。学校为刘老师颁发了终身成就奖,后来又让刘老师带了一个学生小菊联袂演出《沙家浜》选段。现在已退休的刘老师总会念念不忘他的登台亮相,已经在绵阳打拼并且小有成就的主持人小菊,也会偶尔谈起她因唱戏剧而收获满满的经历。

于我而言,生旦净未丑都是戏剧的角色,我们都是戏剧里的一份子,人生的历程就是我们的舞台,演得如何,就看演技了。父亲不仅教会了我看戏,也让我领悟到了戏剧以外的很多东西。我和刘老师和小菊因戏剧的结缘,则让我更多地看到了戏剧的舞台魅力和人生魔力。

人生如戏剧,我们每天都在精彩上演,或本色,或文采,或传奇,或魔幻。我们从戏剧中走出来,走得真实,走得自然,不用化妆,不用粉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新闻推荐

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 绵阳市开展“绵州好家风”故事征集活动

本报讯(记者郭若雪)7月22日,记者从市委宣传部获悉,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优良家风家规家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