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院创新发展庭院经济

四川农村日报 2020-06-30 06:23 大字

敬老院里迎丰收。方芳摄

□方芳 本报记者 罗敏

“小院子,菜篮子,好日子!”近年来,绵阳市游仙区徐家敬老院发展庭院经济,给老人们的生活带来多方面的改变,引起“局外人”的纷纷羡慕。

6月23日,记者来到人们津津乐道的徐家敬老院,一进大门就看见这里不一样的风景:豇豆、茄子、辣椒、西红柿……各类时令果蔬挂满枝头。安明双老人正端着刚摘下的一篮子西红柿,乐呵呵地跟揭炳先老人打招呼:“这西红柿又大又红哟。中午来一盘西红柿炒鸡蛋吧!”“嗯,人勤地不懒,天天都有新鲜蔬菜吃!”揭炳先满脸笑容。

荒草坪编出“菜篮子”

据了解,现在敬老院里长满蔬菜的菜园子,当初是一片荒草坪,虽然规划用作室外活动场地,但老人们干了一辈子农活,组织跳广场舞都没有人来,闲置的乒乓球台也长出了青苔。眼看着一个个老人猫在屋子里寡言少语,缺少锻炼,个别老人都成了“病秧子”。

为此,敬老院院长薛云川想了好久,最终想到的还是这群老人的长项:种地干活。“那就用这块地发展庭院经济,让老人们重操旧业,让‘英雄’有用武之地。”

刨石去砾,松土栽苗,浇水施肥。两个月后,敬老院里那块荒草坪上就长出了绿色的菜苗。“我们在荒草坪编出了‘菜篮子’,以后可以随时需要随时取,保证了大家一日三餐蔬菜新鲜多样。”薛云川说。

汗水里育出“钱袋子”

“到点了,出工了!”有人扯开嗓子喊一声,老人们纷纷聚到菜地来了。李国帮是一位老党员,差不多每次都第一个赶到菜地,领头带着大家干。年老体弱,挑不动担子了,就两人抬;抡不动铁镐,就一点一点刨,大家发扬“愚公移山”精神,今天多干一点,明天的活就少一点,园子一天一个样。

“省下买菜的钱可以打牙祭!”“吃不完的菜可以卖了增加收入哟”“再开点荒,这边种架葡萄,那边种排桃树”……大家一边干一边憧憬。

老人们越干越有劲,近年来,他们辛勤劳动,将敬老院周围近12亩撂荒地逐年进行开垦,除了蔬菜,还种花生、黄豆、油菜等经济作物。同时,还发展家禽养殖业,去年养了200多只鸡、150只鸭、5头猪;粮食收入近5000元,果蔬收入2500元。集体留存4万元,给大家分红1万余元。通过发展庭院种植养殖业,壮大了集体经济,改善了敬老院生活条件。

“自己做,自己吃,既能挣钱,还锻炼了身体!”连续三年被评为“种植能手”的王贵芳经常在劳动时鼓舞大家。通过田间劳动,贾方华老人的肩周炎得到缓解,李国帮严重的支气管炎也开始好转。

新闻推荐

“微公益”美了社区乐了居民 富乐街道依托微项目推动基层治理精细化

志愿者为社区老人免费按摩本报讯(记者杜畅文/图)你是否一直憧憬,和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开展志愿服务,还有一笔经费支持?在游...

绵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