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了一道“高柜台” 多了一块“连心地”

绵阳日报 2020-05-28 08:22 大字

游仙经济试验区民安社区服务站

□本报记者杜畅文/图

走进游仙经济试验区汉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大厅内整齐的图书报刊,一边是伏案工作的社区干部,一边是带娃休闲的家庭妇女,服务中心一改往日行政化、办公化的固有形象,处处体现着服务人性化、亲民化。

曾经让群众有“下班了找不到人、休息了进不了门、服务设施用不成”等困扰的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如何在几个月内完成如此蜕变?这一切都源于游仙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大力实施社区阵地亲民化改造的成效。

改空间拆除传统柜台拉近干群距离

近段时间以来,游仙经济试验区民安社区居民李委闵,喜欢在买菜后途经社区便民服务站时进去坐坐,翻翻当天的报纸,给水杯续水。“现在这里有坐的、有耍的,安逸”。

有相似感受的还有涪江街道五里堆社区居民。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拆掉了传统的服务窗口柜台,新添置的桌椅、沙发、报刊图书等,给人家一般的温馨感觉。

五里堆社区党委书记李玉香介绍,打破了柜台办事模式后,党群服务中心真正成了“党群、政务、社区、文体”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喝着茶水就把事办了。”

在游仙区,社区亲民化改造坚持“办公阵地最小化、便民服务最大化”“一室多用”理念,在全区20个城市社区试点。摒弃社区干部与群众交流由柜台之上,转为“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拉近了沟通距离。

在汉城社区服务站,记者遇到了前来办事的何大姐,“我觉得这个改造挺好的,和工作人员交流更轻松了,关系也更亲近了”。

添服务提升服务能力“浇灌”社会组织

当前,富乐街道李杜祠社区正在进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改造方案设计,按照方案,社区办公场所面积将仅占整个中心的十分之一,其余面积将被用作老年活动室、儿童之家、社工站、居民议事厅等用途。

“社区亲民化改造是做好加减法,减去了机关‘高冷’作风,增加了服务内容和质量。”游仙区委组织部副部长杨鹏表示。

游仙区坚持“服务形式宽松、服务方式快捷”理念,在20个社区推广运用“无柜台、面对面、零距离”便民服务模式;实施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实现80%以上的事项“最多跑一次”,精简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

社区亲民化改造后,社区居民与干部的关系日益融洽,不少社区顺势推出“延时服务”,进一步方便居民办事。

强利用盘活闲置资产满足多元需求

夜晚在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的“地盘”上吃夜宵!这样“梦幻”的行为你信不?

夜幕降临,五里堆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开启了又一轮热闹,食客挤满了社区“爱心食堂”和便民服务中心的院坝里。“老板,再来份蒜蓉虾”.....这充满烟火味的夜间新景,得益于适当“压缩”社区办公空间,吸引社会化服务机构入驻,为居民服务的同时,利用闲置资产激发自身造血功能。

“目前社区食堂运营状况很好,每天就餐和送餐上门的老年居民有30余人,夜间经营情况也很不错,每晚营业额在4千元左右。”李玉香说,“社区餐饮业务产生的利润,将由社区集体经济与服务机构按比分配,满足居民多元化需求还壮大了集体经济”。

韩家脊社区将阵地旁的街角清理利用,引入社会企业开展夜间经济,每晚生意火爆,聚集了大量人气、商气。

得益于前期有益探索,目前,五里堆、韩家脊等社区办公驻地每到夜间热闹非凡,居民们在此品美食、阅报刊、享服务,夜间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居民们越来越多的服务需求在这里得到满足。

新闻推荐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助推绵阳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记者邓娟)5月26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付康带队前往市政务服务中心、涪城区税务局办税服务大厅、游仙区小枧镇便民服务...

绵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