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凡人善举滋养“大爱之城”

绵阳日报 2020-05-26 08:09 大字

□本报记者安达福

在全国文明城市这块“金字招牌”的背后,有这样一个组织用行动撒播希望和爱,让城市“升温”。用颗颗爱心为构筑“文明绵阳”添砖加瓦,成为这座“大爱之城”中最生动的风景。它就是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市雷锋志愿服务中心。

5月17日,市关工委联合市雷锋志愿服务中心开展“聆听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志愿服务活动。活动中,退休老工人李振福分享了他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四十年艰苦奋斗的故事,让留守儿童了解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以及艰苦奋斗、团结奉献、锲而不舍的航天精神。“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需要社会的关爱,在市关工委的支持下,雷锋志愿服务中心会不定期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市雷锋志愿服务中心负责人李振平说,通过活动也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志愿服务,是衡量一座城市的文明标尺。近年来,市雷锋志愿服务中心积极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不断整合社会资源,构建五所高校志愿者服务站、三个专项大队,建立三位一体的志愿服务平台,打造长期志愿服务精品专项,完善志愿服务长期组织体系建设。目前,中心常态化开展了《志愿生活·随处可见》、《点亮童心的烛光》、《红色精神传播站》、《环保绵州行》、《关爱农民工与子女》、《童心筑梦科技营》等系列专项志愿服务。通过活动不断拓展志愿服务范围,助力城市文明向更高层次迈进,让全国文明城市这块金字招牌在绵阳熠熠生辉。

一个个志愿活动就如一块块磁石,吸引着市雷锋志愿服务中心近8000名志愿者投身绵阳市文明创建、社会治理、经济发展中。在火车站、汽车站、机场等公共场所总能看见他们忙碌的身影,他们热心地伸出援助之手帮助每一个人;在社会福利院、敬老院,他们献出绵薄之力关爱老人、儿童;他们通过实际行动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他们把关爱献给社会,把文明传递四方。“虽然我不是绵阳人,但是毕业后我将继续留在这里,因为绵阳这座城市充满着爱。”一位刚毕业的大学生告诉记者。

聚沙成塔,聚水成涓。如今,绵阳处处涌动着爱的故事,市雷锋志愿服务中心每天用鲜活的事迹演绎和诠释着大爱的内涵,“凡人善举、从善如流”成为城市风尚,铸就了“大爱之城”的美誉,提升着文明绵阳的新高度。

新闻推荐

劳动是一种美

□蒲天国(绵阳)五月,对于有农耕传统的中国人而言,是劳作的时节,加之如今的“劳动节”,五月的劳动氛围更加浓烈。而我看来,劳动,是...

绵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