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画技艺:方寸之间绘出大天地
陈恒荣
内画作品
中国画的载体有很多,只要有画笔,纸上、绢上,甚至木板上,皆可成画。但你见过在鼻烟壶瓶子里作画(内画)的吗?在绵阳,民间艺人陈恒荣就是一位内画师。他用细小的画笔,在鼻烟壶里作画,于毫厘之间展示世界万千,画笔下的功夫非同一般。
□本报记者郑金容文/图
内画是我国特有的传统工艺,它的产生起源于画鼻烟壶。相传嘉庆、道光年间,一个外地小吏到京城述职,寄宿在庙里。因鼻烟快吸完了,就用烟签刮取烟壶中剩下的鼻烟,庙里的一个和尚看到烟签在壶的内壁留下很多刮痕,很有国画的线条感,就将其拓展成了内画壶技艺。这个传说不知是不是真的内画源头,但这么多年过去了,内画技艺一代一代地传承了下来。
1983年,陈恒荣出生于被誉为“中国内画之乡”的河北衡水。因为家里有从事书画的人,受其影响,从10岁左右开始,陈恒荣就开始学画画写字,没事的时候就在家里拿着木棍当笔练。17岁那年,衡水一学校招收学内画的学生,陈恒荣知道后,充满了兴趣。“我原本喜欢国画,但因为家里穷,没条件支持我学习。当时学习内画是一条很好的出路,因为学校和商家有直接联系,如果学成后,画的作品可以直接销售。”内画也要学习绘画技术,加上市场好、学习的人少,竞争小,所以陈恒荣选择了学习内画,这一画就是几十年。
和其他画种不一样,内画的工具是以特制的变形细笔伸进如玻璃、水晶、琥珀等材质的壶内,手绘出细致入微的画面,作品格调典雅、笔触精妙,让人惊叹。陈恒荣告诉记者,单单掌握笔法就需要至少三、四年时间,若要在壶里游刃有余地自由创作,没有十年功很难有所成就。“不同于在纸上的作画,内画的创作空间在很小的鼻烟壶里,因此十分考验手艺,加上壶里多是磨砂材质,笔伸进壶里看不到,因此画起来十分困难,至少要经过成百上千次的练习才能够熟练地在壶里作画。我最初学习的时候,也是三年后才开始有成品。”
从学校毕业后,陈恒荣继续向内画大师学习,进一步提高绘画技术。陈恒荣在老家河北画了一段时间内画后,经朋友推荐去了重庆。多年来,他也多次去往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展览。他的内画主要以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为主,内容丰富,色彩清晰,作品受到了市场和行业的认可。
后来,陈恒荣随妻子来到绵阳定居,开始在绵阳古玩市场售卖内画。“虽偶尔有人前来购买,但绵阳的内画市场很小,或者说目前整个国内的内画市场也越来越小了。”陈恒荣说,记得当时他们学校一个班有50多个同学学习内画,但坚持到现在并且还在从事内画的人,不超过3个,而他之所以能够坚持,主要是很喜欢,加上20多年画下来,在市场上也有了一定的认可度。
为了与时俱进,如今陈恒荣的内画已不再局限于鼻烟壶,他开始尝试在花瓶等其他材质上呈现作品。“我在保持内画原有的风格上,丰富它的使用价值,现在在一些花瓶、笔筒、车饰等上作画,效果不错。”陈恒荣介绍说,早在2008年,内画就已经被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他正在思考将他的内画技艺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便通过他的推广,可以让更多人来了解、学习这门传统技艺。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鑫)5月21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元方前往涪城区、经开区等地,看现场、察进度、解难题,实地督导绵阳市城建攻坚行动...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