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事不出院落 大事不出社区
社区网格员深入街头进行政策宣传
□本报记者杜畅文/图
5月18日15时,陈玲的微信运动显示当天她已行走2万余步,2万余步中的绝大多数,都发生在约0.4平方公里的区域内。“走访特殊人群、地质灾害排查、疫情防控巡查、治安巡逻……”点开陈玲的网格员手持终端,在一项项当日动态中,2万步成绩的由来豁然开朗。
陈玲是游仙区富乐街道沈家坝北街社区6名专职网格员之一。沈家坝北街社区有着独特的建筑形态:这里有135栋居民自建房屋,867个单元楼,却没有一堵围墙,一扇大门;这里有5600余户,1.32万人在此居住,其中1.01万属于流动人口,最多的一栋房屋内有流动人口300余人;这个全开放式、流动人口众多的社区,却呈现出环境清洁干净、治安稳定有序、居民安定和谐的繁荣景象……这得益于该社区实施网格化服务机制带来的深刻蝶变和“陈玲们”的努力。
“我们将7个村民小组划分成6个社区,每个片区配置一名专职网格员。”沈家坝北街社区党委书记沈建明告诉记者,2017年,社区推行网格化服务机制,这个全由居民自建房组成的社区,被划分为6个网格片区,每个片区有了专职网格员。“明确了网格,也就明确了责任区域,各网格员据此行事,既互相对比、竞争,又实现责任区域的无缝对接。”沈建明说,在精细划分网格的基础上,各网格员积极服务,做好区域内一日双巡、民生事务代办、特殊人群管控、矛盾纠纷调解、重大事项上报等工作。
社区网格化管理促进了服务下沉。实行网格化管理后,明确了网格管理责任,每位网格员都有自己的“责任田”,促使他们经常深入群众,把工作的触角延伸到小区楼栋,延伸到每家每户,深入了解居民的意见建议,带动了社区工作重心下移,实现了从“坐等群众上门”到“主动服务群众”的转变,有效地消除了社区工作“机关化”倾向,真正做到了让居民小事不出院落、大事不出社区。
“我们每天在网格内巡查不少于6个小时,给自己的定位就是‘万金油’,大事小情都要管,各项服务都要做。”陈玲告诉记者,从清理垃圾到送达法院文件,从关怀慰问困难户到调解邻里矛盾,从检查消防安全到代买生活用品……只要是居民需求,网格员们均第一时间冲锋在前。“同一套网格、同一支队伍、管多种事情”的“全科网格化”管理服务模式在沈家坝北街社区已然形成。
“一开始,不少居民都将我们误理解为网络维修员,现在,因为见面和服务的次数多了,居民们大事小情都第一时间找我商量。”陈玲说,沈家坝北街社区的网格员正逐渐成为社区居民的“贴心人”。2019年,社区网格员采集各类信息、事件3956件,其中,3926件由网格员办结,许多矛盾纠纷被化解在萌芽状态,许多服务在第一时间送达。
通过创新社区治理体制机制,建立“全覆盖、精准化、零距离”的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构建起全域覆盖、全网整合、规范高效、常态化运行的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沈家坝北街社区社会服务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社区网格正逐步建设成服务功能完善、居住环境舒适、治安秩序良好、人际关系和谐、公众广泛参与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新闻推荐
●保护文化遗产,延续历史文脉 《绵阳市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条例》6月1日起实施
(记者任毅张宇)历时一年有余,绵阳市第4部实体性地方性法规《绵阳市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经...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