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重点项目打造产业集群, 精准招新引优厚植创新土壤 绵阳高新区:聚力强链补链延链 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四川经济日报 2020-05-18 06:07 大字

初夏时节,万物并秀。

记者来到绵阳高新区,但见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在热火朝天的项目建设现场,轰鸣的机械声就像一声声嘹亮的号角,吹响了2020年项目攻坚的“冲锋号”。

日前,投资近20亿元的长虹新能源绵阳锂电池项目在长虹智慧能源产业园开工,现场各种作业车辆有序运转、一派忙碌。未来,这里将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高品质锂电池研发及智能制造基地。与此同时,四川诚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B11配套项目、中缝重工智能剪裁工作单元终端设备项目等10个项目也破土动工。

“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把落下的进度赶回来。”在一种“抢”的意识与“拼”的精神中,绵阳高新区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上气势如虹。

●锻造产业集群 >>>

危中寻机,培育发展新的增长极

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经济形势影响,下行压力加大。国内经济形势“危”与“机”并存。“危”与“机”下,何以辩证施策、勇毅前行?

答案就在实干中。近年来,绵阳高新区认真贯彻落实绵阳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始终坚持以项目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不断优化投资结构,大力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投资,推动产业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西部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

日前,集中开工的长虹新能源绵阳锂电项目等11个项目,总投资50.53亿元。涵盖了新型显示、新能源、5G、物流仓储等多个领域,未来将成为高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长虹新能源绵阳锂电池项目投资19.58亿元,致力于研发生产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低速车、平衡车等领域的锂离子电池产品,着力打造高品质锂电池研发及智能制造基地。

“长虹三杰公司作为新能源锂电池行业的生力军,是高倍率锂电池行业当之无愧的隐形冠军。此项目的落地为我们深耕新能源产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绵阳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谭岗表示。

目前,绵阳高新区已有正能新能源、天津力神、雷丁野马等一批新能源代表企业,预计今年实现产值15-25亿元。下一步,高新区将重点招引正、负极材料、电池模组以及电动工具、平衡车等上下游优质项目,缩短配套半径,降低配套成本,做大做强动力锂电池产业链条,着力打造高品质锂电池研发及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厚植创新土壤 >>>

坚持以商招商,完善产业链条

日前,记者在位于绵阳高新区的长虹智能制造产业园里看到,七条生产线正在有条不紊地运转着。

得益于采用先进的5G、机器视觉、边缘计算等技术,这座智能制造产业园已成为亚洲最先进的智能电视大规模定制生产线,相比以往生产效率提升60%以上。“现在10小时可生产1600台智能电视。”该园区生产负责人说。

大项目入驻的背后,是绵阳高新区厚植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创新土壤。作为最早一批入驻园区的光电龙头企业,长虹、京东方的入驻带动了诚帆科技、东旭腾达光学等一批光电企业相继落户。受此带动,一批本土企业快速成长,园区内光电产业吸附和集聚效应日趋强劲,多家光电及相关配套企业纷至沓来,覆盖光电显示产业的上、中、下游。

一季度,绵阳高新区积极建立“云端会客厅”、微信专项工作组等高效顺畅的项目信息对接机制。与7家华为合作伙伴建立合作;与工业机器人及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6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实现国内省外到位资金34.9亿元,签约项目6个,总投资25.43亿元。

今年以来,绵阳高新区表示将扎实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在2019年国内省外到位资金总量全市第一的基础上,继续坚持“保位提质”的总体目标,在招大引强、招新引优、招才引智、强链补链上下功夫,全力引进以新型显示产业为主的先进制造业项目和以总部经济为主的现代服务业项目,国内省外到位资金总量继续保持全市第一,力争履约率、开工率、资金到位率均达到全市第一。

●优化营商环境 >>>

着眼机制,塑造“高新服务”特有品牌

“高效+务实”是不少项目负责人评价绵阳高新区营商环境的关键词。

长虹新能源绵阳锂电项目从初次对接到签约仅用时两个月时间,从正式签约到开工仅用时三个月18天。而这仅仅是绵阳高新区众多项目落地与建设的一个缩影。

“受疫情影响,错失了一个多月的发展时间,大家都憋着一股劲儿,现在我们要把各部门、各企业、各项目的精气神都带动起来。”绵阳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董泓说出了高新区发展的紧迫感。

在以发展高科技为天然使命的绵阳高新区,产业为纲,项目为王。绵阳高新区始终孜孜以求地将项目建设视为园区发展的生命线,实施重点项目领导联系“直通车”“项目专员”代办审批手续和审批服务“跑一趟”等制度,创新性塑造了“高新服务”品牌。

在项目审批上,绵阳高新区创新服务方式,在工商注册、立项、环评、规划审批、拆迁、土地供应、场地平整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保姆式”帮助。并且针对各项目的具体需求,实施“一企一政策”,为入园企业搭建了多层面的优惠政策体系,实施“定制化”服务。

在项目推进中,绵阳高新区把项目指挥部办公室“搬”到了项目现场,指派一名党工委委员具体负责,把园区干部与企业干部实行了临时混编,创新性开启“一线工作法”:领导在项目一线指挥、干部在项目一线落实、情况在一线了解、问题在项目一线解决,大力提速项目建设。

为时时紧跟项目建设中的每一个要素环节,绵阳高新区与项目团队、供电公司、水务集团、燃气公司等建立了周例会与专题会结合的对接会商工作机制,实现了各部门联动、零距离服务、无障碍办事,以确保一个个项目顺利推进与落地生金。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任毅 张宇

通讯员 郭文丹

新闻推荐

定向投入500万元 “狮爱光明行”资助绵阳眼病患者

本报讯(记者郭若雪)5月15日,“狮爱光明行”大型公益活动启动仪式在绵举行。记者从启动仪式上了解到,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