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课堂”:延伸群众文化服务新渠道
目前,绵阳市文化馆推出了“我要学习”系列公益云课堂等线上服务,这是全省首个线上直播课堂。在疫情期间,市文化馆主动作为,顺应群众需要,积极开拓线上文化服务,为群众提供了新的选择,让市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丰富多样的文化服务。
□本报记者郑金容
图片由市文化馆提供
“网上直播课有意义”
“我女儿现在上幼儿园大班,因为疫情关系,学校还没有开学。2月初,我在市文化馆微信公众号上了解到,市文化馆开设了少儿吟诵公益云课堂,我感觉也许对培养女儿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有好处,就给女儿报了名。”家长芮芮告诉记者,直播课程是用吟诵方式学习小学的古诗文,女儿也觉得很有兴趣,通过这个吟诵云课堂尝试,女儿喜欢上了中国传统文化。
据悉,受疫情影响,市文化馆转变工作方式,将线下工作转为线上服务,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站等平台,面向全市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上数字文化馆服务,而“我要学习”吟诵少儿公益云课堂是市文化馆携手省市优质师资力量为市民打造的免费公益直播课程。从2月10日开课后,300多名小朋友在四川省吟诵学会9位老师的指导下,通过线上直播学习吟诵,感受中华经典诗词的魅力。
“女儿今年6岁,第一次上网课。刚开始担心效果不好,这个年龄段的小朋友坐不住,而且看不到老师,只能在电脑屏幕看文字图片,听老师讲解,不晓得有莫效果。但实践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到目前已经上了几周课,小朋友兴趣特别浓,为了能够在直播的时候跟老师连麦,她甚至课外时间也在自己练习。”芮芮说,每晚女儿上课,她也在一旁跟着学习,老师的PPT很用心,内容生动有趣,不仅女儿喜欢,自己也收获不少。“感谢文化馆的这个直播课程,希望能一直办下去。”
扩大线上课堂的内容
“目前全国大部分线上课都是提前录制好视频发网上,像我们这样每晚不间断定时直播的屈指可数。”市文化馆馆长邱兰介绍说,直播更难,需要有技术,对老师要求更高,为保证学习效率,老师都会提前准备好,并制作大量的图片、视频以及PPT,直播结束后,还会在课后对学生进行一对一在线辅导。
除少儿吟诵云课堂外,“我要学习”系列云课堂第二期书法云课堂也已上线,很受欢迎。接下来,“我要学习”舞蹈、画画、戏剧等课堂也将陆续上线。此外,同步开通了“文化大家讲”线上课堂、网上艺术直播室、抗疫特刊、文艺慕课等形式多样的线上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提供了400余门艺术慕课和899位老师2万余节公益云课堂内容。
“疫情让全年无休热闹无比的文化馆遭遇了从未有过的闭馆,也给群众文化工作带来了挑战。”邱兰介绍,经此一疫,认识到了数字化建设重要性,大家积极学习,转化思路,尝试艺术直播课等当下流行的线上服务项目,通过精心准备和每晚不间断的直播,取得良好效果。
“未来将继续开设线上课堂”
线上相比线下有何不同?群众到底需求怎样的线上内容?怎样让群众真心喜欢并愿意持续参与?是市文化馆人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我们的公共文化服务应该依托科技城优势,体现科技城特色,让科技城市民可以更便捷地获取公共文化服务。”邱兰说,线上云课堂,就是一种体现,它可以让更多人享受到数字文化服务。每节课只有30分钟左右,但课后学员可以把作业发到群里,或者有任何疑问随时提出来,导师团队会一个一个进行点评、辅导,学员收获的不仅仅是直播上课那半小时。这样的便捷性、及时性和获得感是传统的线下艺术培训课做不到的。
“这是一次转危为机的过程。”邱兰认为,疫期闭馆反而给了文化馆人换位思考的机会,让大家积极主动思考群众的需求。“由于是第一次尝试直播,整个项目从备课到课间互动再到根据群众反馈不断优化直播内容,让所有参与的文化馆人都获益匪浅。通过每晚的跟课反馈,我们了解到了群众真正需要的服务内容。”
“线上服务更容易收到群众的直接反馈、直接需求,为此我们可以快速地调整优化服务项目,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精准对接。同时,线上服务也是一个‘引流’的过程,为未来线下服务提供参考,相辅相成。”邱兰说,未来疫情解除,恢复开馆以后,会把数字文化馆建设的成功经验一直保持下去,持续加大数字文化馆建设的质效,线上加线下多维度努力,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体验感、获得感和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
新闻推荐
本报讯(代莉蓉文/图)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绵阳四中响应国家号召,把防控新冠肺炎作为当前工作重中之重,在区教体局的正确领导、...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