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照料的小花园

绵阳日报 2020-01-19 07:33 大字

□汤飞(绵阳)

老家的老屋两侧的前方各有一块面积不大的地,中间隔着宽阔但从不空旷的院坝。在分家而居时,它们分别是爷爷家和我家的菜园子,两块菜地都种着水灵灵的蔬菜,繁茂着呢。

香港回归那一年,我家投入“巨资”,在右方园子的边缘掘了一口压水井。因图方便,从厨房出来,直向水井走去,不久便踏出一条小路,好像用刀把园子削下了一小块,约摸四平米。小块的土地已不适合继续种菜。于是,爷爷将之划归我和妹妹,摇身一变成了花园。

有名之花不种无名之地,我们兄妹俩贡献出自己的名字,为之取名“飞藕花园”。除此以外,咱们对花园的付出着实有限,实际的经管者,是爷爷。

花园中的元老是一株仙人掌,那是小姑在镇中学读书时带回的。可能是沾了学校少男少女们的朝气,这仙人掌生命力特别旺盛,不断地生发新的掌面,越来越高、越来越壮。即使邻居纷纷来移植瓜分,依然迅速地庞大。随着年深日久,渐渐长成一株树的形状,居然将近两米高。水仙不开花,是因为想装蒜;仙人掌如此野蛮地生长,是为什么呢?掠夺阳光雨露或更好的空气、更广阔的空间?总之成为园内的巨无霸。虽然形貌唬人,开出的花朵却淡黄而娇小,还有一线深粉红,好比一个身躯壮硕的男人头发上扎着女儿家的发卡,让我们从花开笑话到花落。不料它竟有“阿喀琉斯之踵”:脚跟太软弱,禁不住风吹雨打。每逢盛夏时节的雷雨天气,是它最难熬的日子,往往被折磨得东倒西歪,样子比醉鬼还难看,爷爷只好用一些木棍帮它矫正、撑住。

水仙花、鸡冠花、美人蕉、红苕花陆续迁入。爷爷四处收罗了一些不珍贵却让我们珍视的花种,其中有一种菊花,初冬时节才璀璨绽放,在一片萧索中夺人眼目,一朵朵饱满的花拥在一起,拼接出春天般的灿烂。菊枝葱葱茏茏,乱蹿着生长,眨眼间便是一大片。爷爷做了一个围栏,定期清除老枝枯枝。

他还用砖头给花园砌了一圈矮矮的围墙。当我和藕妹在外求学的时候,他就侍弄那些花草。现在我会猜想:他亲手为它们浇水、修枝、除草时,是否如同照料一个个孩子,就像养育我和妹妹一样?

花儿们在默默中一次次盛开,我和藕妹在默默中一年年成长。爷爷却在默默中一年年老去。但我们都不明白其中的意义。

那年夏天,已经长期居住在绵阳城的我抽空回了一次老家,花园如旧,高大的仙人掌仍然与木棍相依为命。奶奶说,前阵子风雨来袭,爷爷只好故伎重施。不久,爷爷来绵阳检查身体,情况很不乐观,从此住院。国庆节,我同母亲回家,那两株仙人掌已不见踪影。奶奶说,它熬不过一场大风,轰然倒地,枝节尽碎,爷爷用背兜把它们扔到了石窠里。花园一下子空空荡荡的了。

冬天,爷爷突然辞世,其时,他亲手栽下的菊花开得正艳。但自那以后,再无人打理小花园,它一日日衰败下去,花不成花,草不成草。终于,只剩下爷爷亲手削立的围栏的四根柱子还留着。为了不显得突兀,在某日,连它们也一并拔了去。

后来翻修房屋时,小花园成为院坝的一部分,我们的花儿们、爷爷的园子,齐齐退居历史丛中。然而,那绿绿茎叶、缕缕花香,以及丝丝记忆总长存于脑海,浮现于眼前。

新闻推荐

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 决胜全面小康

参加分团审查的人大代表踊跃发言,积极提出意见建议议(本报记者蒲滔摄)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能否...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