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的高考

绵阳日报 2020-01-04 07:26 大字

□王凯(绵阳)

时间翻越2020年的门槛,作为一个退休老人,记忆最深刻的却是40多年前在汶川县漩口镇的那些日子,岷江从弓杠岭奔流而下,却在漩口拐了个大弯。我曾经工作过的氮肥厂已经沉入江底,许多故事也随之静静地躺在了江水中。对我而言,在工厂里考上大学才改变了命运,才走出了大山。

40多年前考大学的那些事,像做梦一样在脑中飘浮。

1977年,我考中专上线,据说被德阳一个机械学校初录,体检等程序已完,殊不知被最后一道程序县教育局审查拦下了,录取名额给了两名本地考生。当时我心情沮丧到极点,小学毕业后我已经当了7年工人,从此对以后前途基本绝望。同事们纷纷来安慰,说考中专要受当地限制,那就去考大学嘛!那是省上统一录取,当地无权干涉了。

当时,我就是一个穷工人愣头青,不知天高地厚,居然把同事们鼓励的话当真了。于是去漩口书店买了一套《上海青工自学丛书》的数学、物理卷,就开始了用功。后来还如获至宝地借到了厂里一位老大哥的高中物理化学课本。可惜,在离高考还有半年时这套课本又被收回了。我的化学只学完元素周期表,幸运的是这对我以后高考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物理的电与电磁部分基本未学,导致高考物理惨败。

1978年高考前,县招生办在我厂设了报名点,去报名没文凭,我就拿了一张1978年招生前《人民日报》去争辩,上面有针对1977年招生出现的各种问题而刊发的讨论文章,支持有高中文化水平的青年考大学,不管有没有高中毕业证,文章很有说服力。报名工作人员没办法,要我证明自己相当于高中文化。我就跑回宿舍从床上草席下搜出这几年做数学题的各种纸张,有一米多高一叠,乱七八糟的,但有一张草稿纸很关键,是我上深夜班时用一夜时间做出来的,那是1978年世界中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一道几何题,画了17根辅助线。工作人员托人带给当地中学数学老师验证,得到肯定,我才过了报名这一关。但招生办又提出要初试,由当地中学出题进行了初试,最后我终于拿到高考准考证。当时录取比例相当低,我自己也不知哪来的勇气,在去看考场时见那么多人,我居然提虚劲说,这些多数是来陪我考的,自信满满。

参加完高考,回到厂里,大家就觉得我是会走的了。正好厂里正在搞工资提级,普惠面是30%。车间书记找到我,说你反正要去读大学了,你把调级资格让给其他人吧。刚考完试,分数线是多少还不知道呢,我居然脑袋一热,豪气大方的答应了。就没考虑万一考不上那不后悔惨?师兄师姐们都是三级工了,要等多久才能调一级啊?一级7元钱啊,是大半个月生活费呢。

天天等,终于等到通知分数了,我上线了,心一下就放下了。后来上县城体检、填志愿,感觉这次是真要走了,班也不怎么上了,车间领导也不管我了,好像我已经不是厂里的了。可是,陆陆续续地,漩口的考生一个个都收到录取通知,厂里的一个成都老高中生也收到川师大的录取通知书了,我却半点消息都没有。到了9月底,好多大学都开学了,我仍然没有消息,人一下就蒙了,浑浑噩噩的,度日如年,天天关在宿舍睡觉。

到了10月中旬,几乎已经绝望。同事们遇到我,都躲避考试这话题。突然一天,厂部通知我到镇上邮电局,拿一封从成都发来的电报。当时我的心就突突突地跳,如果是录取通知书,不会是电报。那是什么呢?带着忐忑不安同时又有点希望的复杂心情,跑步到了镇上,拿到电报一看,顿时热血上涌,“希望”“曙光”这些词就在眼前飞舞,那感觉真不能用文字描述。电报上说,其余学院录取均已满额,只有西南民族学院数学系尚未足额,若愿入读,请回复。最后改变命运的稻草怎么会放手呢?我立即毫不犹豫的回电:同意。又半月左右,录取通知书来了。

回想起40多年前这一切,简直就是一场梦啊。如今梦已做过了,淡然一笑,已经是过眼云烟。

新闻推荐

厉害了!我的科技城!

搭乘卫星的绵阳蓝莓种子卫星发射前的准备工作搭乘卫星的绵阳小画家画作之一绵阳深度参与中国民营航天事业“中国科技城之...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